南昌冬泳人金康洋成功横渡琼州海峡

8
回复
1681
查看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发表于 2011-6-15 07: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中文注册)

x
91551307760796806.jpg
海口白沙门公园的海滩前,来自山东德州的郑平(中)、来自江西南昌的金康洋(左)和来自河南的刘国军。



  本报海口6月10日讯 (记者宋国强 苏晓杰)今天下午15时44分,今年65岁的重庆老人胥震勋完成了他人生的一次壮举———经过连续10小时14分的拼搏,成功横渡琼州海峡。当天,包括胥震勋老人在内,共有来自国内8个省市的9名游泳爱好者全部成功横渡琼州海峡。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是65岁,最小的38岁。
  今天凌晨5时30分,9名游泳爱好者在广东省徐闻县海安镇排尾角海仔村附近海域下水,目标是对岸的海口市白沙门公园海滩,全程25公里。据担任此次横渡导航总指挥的海口市海牛队横渡俱乐部负责人吴哥介绍,最初下水时的天气不是很好,海浪3-4级,由于是顶风顶浪而影响了游速,中午游过海峡中间后,天气逐渐转好,游速也逐渐加快。14时整,来自山东德州、54岁的郑平率先在海口市白沙门公园海滩上岸,全程用时8小时30分。
  来自重庆的退休老人胥震勋说,他一直酷爱游泳,横渡琼州海峡是他的一个梦想。这次横渡琼州海峡既是对自己极限的挑战,也是“老有所为”的一个证明!
  据了解,自2001年至2011年间,共95人成功横渡琼州海峡。琼州海峡两岸直线距离约25公里,最窄处直线距离仅18公里左右。

  2011年横渡琼州海峡纪实
  由海口海牛横渡俱乐部组织的“迎接建党90周年”横渡琼州海峡活动于2011年6月10号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山东、江西、河南、北京、江苏、重庆、云南、海南8省市的9名游泳队员参加了横渡。全部成功。
成绩如下:
  第一名:山东郑 平: 8小时30分钟
  第二名:江西金康洋: 8小时52分钟
  第三名:河南刘保国: 9小时05分钟
  第四名:北京魏 丁: 9小时40分钟
  第五名:重庆胥振勋:10小时14分钟
  第六名:江苏吴海路:10小时20分钟
  第七名:北京李 锐:11小时18分钟
  第八名:海南杜汉平:11小时25分钟
  第九名:云南李承炯:13小时49分钟
  下水点:广东海安县海仔村
  上岸点:海口市白沙门
  全  程:约25公里。
  素有琼州海峡活地图的海口特警支队副支队长(兼海牛横渡俱乐部队长)吴启宇担任总指挥。
樵夫下山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1-6-15 19: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羡慕嫉妒恨……(此处省略一千字)
客家韩寒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1-6-15 21:4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俺们的榜样!
走走停停说:
山高人为峰,路远任我行,江西巅峰户外倡导绿色户外!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1-6-16 19: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全  程:约25公里;   崇拜; 非常崇拜{:5_205:}...........我游过赣江呢
中将小子说:
山高人为峰,路远任我行,江西巅峰户外倡导绿色户外!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楼主| 发表于 2011-6-16 22: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九人横渡记
  ——2011海牛队横渡俱乐部活动掠影
  
  海口海牛队横渡俱乐部一向以侠肝义胆著称。这一帮在世纪初的横渡中结下深厚友谊的、爱海的、有挑战极限勇气的、都曾经成功横渡过琼州海峡的兄弟,帮助过许多人圆了横渡琼州海峡的梦。海牛队的事迹通过各种报道,成为国内一个较有名气的游泳横渡组织。那天记者问队长吴哥,在海牛队帮助下,横渡过琼州海峡的人现在一共有多少了。吴哥扳着指头算,包括这次9人,粗略统计有95位。将近一百人了。
  这次来横渡的9人,分别为来自北京的李锐、魏丁,来自山东的郑平、来自河南的刘保国、重庆的胥振勋、江苏的吴海路、江西金康洋、云南的李承炯、海南的杜汉平。这些人中最大的胥振勋64岁,横渡成功后他将成为史上横渡琼州海峡最年长的人。其它人中最小的吴海路38岁。9人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这种挑战的激情好像只保留在中老年人身上,让人感慨。
  6月6日,横渡的朋友们陆陆续续地飞抵海口,海牛队安排接机、住缩、训练。6月8日,海牛队为大家壮行,并且在酒店召开了横渡动员会,队长吴哥和队员介绍海流情况,横渡中注意的事项,救生防护,水中进食,横渡纪律,答疑解难,让大家消除顾虑,轻装上阵。当场宣布海牛队员搭配横渡者,结成对子,跟船,负责救生、导航、递食物。
  6月9日,所有横渡者和救生员过海,在海安镇安顿下来,准备次日的横渡。那天晚饭后,吴哥召集大家作最后一次动员,再一次强调注意事项,宣布横渡时间,要大家晚上早早休息,蓄精养锐。
  6月10日凌晨2点30分,所有横渡者起床,那旅馆当时水都没有,大家顾不上洗漱,穿好衣服下楼,坐上大巴到码头。九位运动员合了一张影,然后分头找自己的船,每个船负责一名横渡者,多出一条做总指挥船。大家按开始分配好的号码各自上各自的船。食物,饮料均带好,对讲机开启,救生员各就各位。吴哥说开船,十艘渔船向黑暗的大海驶去。
  当时天空上的星星很高很亮,海面上的灯像星星一样缥缈。夜空是黑的,船在黑暗的海上咚咚咚咚地开,只看得到灯火和黑。大家沉默着,只有对讲机嗞嗞的声音不时地响起,吴哥让船老大按自己的方向走,船老大想就近造岸开游,而吴哥坚持要开到海仔村附近才行。船开了一会,东边的天空开台出现红云,由暗而明,船影幢幢,十艘船也是一个船队了,浩浩荡荡的。开到五点时,东边的红云多起来了,岸仍是朦胧状的,船队靠近岸边,等待吴哥下令。我只管自己拍照,那天边的红云变成了霞。我让船开到船队的西边,这样可以拍船的逆光剪影。时间转眼到了五点半,吴哥让所有救生员对好时间,一声号令,运动员下水。9位勇士跳下船开始横渡。
  一阵忙乱和喧嚣后,海面安静下来,海风可能有3到4级,浪跟以前历次横渡活动时相比,虽不算很大,却足以让人晕船。突然太阳从海边上露出一点,让人觉得很陌生,心里一紧,恍然间明白了那是太阳在冉冉上升。太阳升起的速度虽然不快,但时间很短暂,还没来得及拍上几张照片,角度还没有选好,太阳不等人就升起来了,这瞬间的辉煌,充盈天地,一切都明亮起来,一切都苏醒了。
  横渡就是这样,在时间里,将自己的身体在空间移动,从此岸到彼岸。二十多公里的琼州海峡,没有捷径,用身体丈量大海,在液体的天空上翱翔,这是一场艰苦的长征,实力决定速度,体力决定耐力。只有经历过时间的穿越,才能有空间的横渡。动的时间,静的空间,动静结合的是人。
  按部就班,水平实力高下,在这条二十几公里的海峡,马上就能体现出来。一个小时过后,横渡者开始游成一条纵线,实力稍强的在前,实力弱的在后。再游一段时间后,距离拉开了,形成了三个方阵,刚好是三人一个方阵。游在最前面的是山东郑平,江西金康洋,河南刘保国,中间方阵是北京魏丁,重庆胥振勋,江功吴海路,游在最后方阵的是北京李锐,云南李承炯,海南杜汉平。
  游到九点多时,前面队伍已进入海沟,可以看到琼州海峡上的远洋轮从不远处驶过,在海上,人的视力也应该是有偏差的,我们在前面领航,觉得和后面船的距离很远,甚至看不到最后的船,让人担心后面的人能否完成横渡的使命。十艘船在茫茫大海上,像十朵浮萍,散开去。吴哥用对讲机号问询各导航员所看护的横渡者的情况。导航也不容易,你想运动员游快一点,水下的人却仍是那样一板一眼地游。人不是机器,踩油门就可以加速,而是需要一浪一浪经过,一臂一臂划过,这是难耐的时光。
  船上的观阵美女失去了刚开始的兴奋,当初的海浪让她晕头转向,慢慢地坐下来,开始还矜持着,后来脸变白,开始呕吐,早晨吃的不多的东西都交给了大海。接着躺在船甲板上,顾不得美不美了。人的身体里也有一个宇宙,遇到风浪,一样的翻江倒海,那是难以忍受的痛苦。这短短时间的经历,会长久地留在脑海,成为记忆,成为日后的一种另类的财富。
  在我们历次横渡活动中,真正不晕船的只有三个,一个是吴哥,一个是当过远洋水手的由佳,再一个是潜水员出身的尹向伟。我是菜鸟级的,晕起船来只会往海里跳。
  第一梯队的兄弟们经过海峡中间后,吴哥松了一口气,总算成功了一半,这时水面平静,出海沟的地方有明显的泡沫带,有一些浮在水面的脏物在这里泛滥。吴哥指挥船老大,到每一艘船附近,下海陪横渡者游了一段,并在海里给他们指点迷津。这是一种精神鼓励,有如强心剂。
  陪过大家,吴哥来了兴致,在琼洲海峡中间,来了一段裸泳,这是我们的保留节目,是提神的药,哈。
  船上的食物很充足,有成箱的红牛饮料,有八宝粥,有面包、矿泉水。但因为有点晕船,这些都不能引起食欲。我知道一般渔船上有干鱼,可以换着吃,而偏偏我们的船上没有,只好找另外船上的人要了几条干鱼,船老板娘开始炒菜,一盘地瓜叶,放的花生油炒,再就是干鱼,那是纯天然的,渔民自己留着吃的。在船后的一个很小的地方,船老板娘炒出了美味。我和吴哥开始吃,那稀饭是早就有的,舀起一碗来就着青菜咸鱼吃,味道有多好,吃过的人才知道。
  游出海沟后,海口白沙门的房子历历在目,触手可及,这些年,白沙门成了真正的工地,那些房子向海边扩张,海岸线向海里逼进,白沙门的沙少了又少,白沙门成了任房地产开发商宰割的羔羊。不说这些了,说了来气。近乡情更切,近岸心更急。也正是这样,人会变得急躁,恨不能生出翅膀,飞向岸边。吴哥又下水陪老金游,风平浪静,水流平缓,离岸不远的浮飘由远而近,由近而远,像路碑一样,告诉横渡的人又近岸了许多。
  这时,山东郑平已超过老金,正奋力向岸边作最后冲剌,吴哥命令船靠岸,我们经过郑平身边时,发现这老兄全裸在游,这天没有海蜇,不然,后果可想而知。这真史上最酷的横渡呀。
  我们先上岸,端着相机,迎接郑平上岸。只见他在站得住脚的地方向船上的由佳要了一条裤子,套上,再游完最后的一段,成为第一名,时间刚好十四点,用时8小时30分。
  接着第一方阵的金康洋,刘保国相继上岸。后面上岸按先后顺序分别是北京魏丁,一个乐观,阳光的北京小伙;重庆胥振勋,他终于成为了史上横渡最年长者;江苏吴海路,这位贤弟横渡时耳边别了一个水下放音设施,一路都是听摇滚过来的,上来晕头转向,连续跌倒几次才站稳,并且是一个火暴的人,他的跟班没少受他的责骂。据传,吴公子是一位少爷,并且是素食主义者,有这样的成绩,难能可贵呀。
  第三梯队登岸顺序和开始有稍微的变化,开始游在最后的杜汉平超过李承炯成为第八个成功者,杜兄酷爱运动,曾参加过铁人三项,是一位厅级高官,凭着执着和毅力终于实现了多来来的横渡愿望。第七个是北京李锐。最后成功的李承炯游完全程用时13小时49分。海牛队谢青扬负责跟李承炯的船,之前组织横渡时小谢做了很多事,这次横渡他也是 最累的服务者。除了以上点名的海牛队兄弟,还有李再明、沈伟、孙建华、李伟等。
  那天晚上,大家庆功,海牛队给每一位横渡者颁发了个横渡证书,一个横渡勇士牌,一张标明游程的海图。
樵夫下山说:
山高人为峰,路远任我行,江西巅峰户外倡导绿色户外!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楼主| 发表于 2011-6-16 23: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38805767_6432874.jpg


38805844_6432874.jpg


38806218_6432874.jpg


38806222_6432874.jpg
樵夫下山说:
山高人为峰,路远任我行,江西巅峰户外倡导绿色户外!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楼主| 发表于 2011-9-20 19: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礼物:横渡琼州海峡纪实(作者:金戈)

  大学毕业后,在政府一干就是10年,心很累。下海经商,十年江湖,差点没被呛死!可这辈子的温饱算是有了着落。记得有一次,78岁的老父亲躺在病床上对我说:“儿子呵,我每个月的退休金都花不掉呵!”这绝对不是赵本山式的幽默,更多的是对生命的咏叹和无奈。我握着父亲因患帕金森氏综合症而不停颤抖的手,内心似有感悟。于是开始了10年艰苦卓绝的流窜。
  忘了是哪位好事者开出了“中国十大经典徒步路线”的清单。我好象中药铺里的小学徒一样,按照这张药方一位一位地抓下去:
  1、长江天险古栈道——徒步三峡;
  2、东方的瑞士——贾登峪、禾木、喀纳斯;
  3、天堂与地狱的穿越——稻城、亚丁、泸咕湖;
  4、行走于天然的秀美画廊——徒步漓江;
  5、鸟儿不敢回翔的地方——徒步虎跳峡;
  6、用身体丈量大地——冈仁波齐;
  7、峡谷柔情,生死墨脱……哈哈,还有三位就十全大补了!
  2006年,在尼泊尔的蓝毗尼这块佛祖诞生地皈依佛门。可是没有出家,做了居士。2008年,慕士塔格登到C3胃出血,屁滚尿流地被高山向导拽下了山,可是有位女队员却永远留下了。2010年,刚从乞力马扎罗下来,却险些被马赛马拉的狮子当成了点心……
  近来比较着迷鸟类摄影,长枪短炮置齐了,就是拍出来的“废片”比“鸟片”多,这是精细活儿,咱粗人得修练修练!

  2010年11月,我在《户外》杂志读到一篇文章。作者是位名叫琳达(LindaAshmore),一位60岁的英国女士,琳达为了给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个圆满的句号,同时也给自己60岁生日献上一份厚礼,她游过了英吉利海峡。这壮举让我这个冬泳爱好者惊叹不已。心中一闪念——自己能否一试琼州海峡呢?朋友们都说我是痴人做梦。没错,琼州海峡便成为了我的一个梦。

  心动不如行动
  上网一搜,琼州海峡是我国三大海峡之一。峡长约80公里,最窄处18公里,最宽处33.5公里,平均水深44米,最大水深114米。1988年3月21日,北京体育学院教师张健以游泳方式横渡海峡成功。耗时9小时12分,涉水长度29.5公里,轰动一时。此后每年均有勇者效仿,成败不一。
  网上最大的收获是找到了堪称“琼州海峡活地图”的警官吴启宇,广大泳友亲切地叫他吴哥。此人侠肝义胆,渡人无数。几次通话,果然名不虚传。值得一提的是在博鳌亚洲论坛期间,胡锦涛主席抵琼,警卫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吴哥还抽时间见了我,提示有关横渡必要的装备、技能和训练方法,予我莫大鼓舞和信心。同时,他还告诉我江西有位叫杨玥的同乡在2001年也横渡成功。这是十分宝贵的信息,因为在往后50多天的训练中,正是这位女侠完全义务地担当起教头的重任。
  我是个冬泳迷,一年四季离不开江河。幸运的是我生活在赣江之滨。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江西的五大水系中。
  赣江为五河之首,雨量充沛水质优良,是家乡的母亲河。可能是熟视无睹的原因吧,大多数人并未注意到赣江的水质——就全国而言也是罕见的清澈。尤其作为流经省会城市的江河,更显难能而可贵。也许得益于江西工业的欠发达吧,上帝总是公平的。
  横渡的预定日期(2011年6月23日)一天天临近了,还剩下50多天。训练时间够吗?自己的野路子泳姿行吗?横渡途中该补充什么能量食品?防晒、防水母的泳衣哪里去找?心中不免担忧。教练杨玥给我制定的原则计划:5月大运动量,上强度;6月初减量训练,保持体能;6月中旬半休半练,恢复体力。
  有句谚语,心急吃不得热豆腐。为了提高耐力,连续一周每天4~5小时的逆水蛙泳,结果右脚跟腱拉伤。医生说是跟腱炎,有水肿。怕我听不懂还解释说,同刘翔一个病。我问怎么才能尽快恢复。回答,最好是休息。我一听傻了!压根就没敢提横渡的事,那不是找骂么?
  我上网查询,请教专家,总想知道坚持下去的最坏结果是什么。女儿的忠告是,再练下去反复劳损,恐怕跟腱纤维化。假如好好休息康复,来年不有机会。假如继续损伤,导致伤残,就不合算了。我一向重视女儿金锐的意见。这不光是因为亲情,也不光因为她是医学博士生,医学知识远胜于我。平时她的建议和意见总是中肯而周全,这在去年8月攀登非洲乞力马扎罗峰的过程中尤显突出。
  怎么办?放弃还是坚持?我的内心开始动摇起来。杨玥教练也不敢让我发奋了,只让我游自由泳试试。因为自由泳脚根可以放松些,不像蛙泳使劲。那段时间,我常常站在赣江边上不敢下水。
  时间好像江中的朵朵浪花,跑得飞快。眨眼间7天过去了,我的贼心未死,又开始每日一游。不管刮风还是下雨,早晨6点半到8点,减量自由泳。起水后到医院理疗一小时(微波、中频、超声波各20分钟)。说不清是医生高明还是神灵保佑,脚伤居然一天天好起来。5月28日,女儿金锐从上海赶回来,还特地给我买了自行车选手用的软体水杯,方便水上进食。6月3日上午,冒着倾盆大雨,我逆流游了4个多小时,同时模拟训练海上补充能量。结束后感觉良好,脚伤无大碍。刚好吴哥从海口来电话询问伤势,并一再勉励,令我心中充满温暖并重新建立起自信。
  此时全国八省市报名选手已增至9人。分别是:郑平(山东德州)金康洋(江西南昌)、刘保国(河南信阳)、魏丁(北京)、胥振勋(重庆)、吴海路(江苏常州)、李锐(北京)杜汉平(海南海口)、李承炯(云南昆明)。
  由于海流及气象等诸多变化,横渡日期从原定的6月23日提前到6月10日。组织者通知如下:
  6月6日,横渡队员在仙居府大酒店报到;
  6月7日,全体横渡队员在白沙门海滨进行适应性试游;
  6月8日,出发前行动布置说明会,壮行;
  6月9日,中午12点海口秀英港集中,渡船前往徐闻县海安镇;
  6月10日,海安镇一海口白沙门海滩(横渡)。

  漫长的一天
  在我54年的生活中,2011年6月10日是最漫长的一天。凌晨2点半,闹钟惊醒,3点集合乘上开往码头的大巴,3点半登上各自的导航船。我们9名横渡队员每人一船,加上指挥船总共10条,摸黑启航在海上行驶近两小时,才抵达横渡的起始点——海仔村。导航船要负责横渡者的领航、救护、后勤保障等任务。开放水域的长游,没有导航船不可想象。分配给我的导航员是海口市海牛俱乐部的成员,曾经三渡琼州海峡的沈伟,一个十分朴实而可靠的小伙子。干起活来认真仔细,一接触就给人信任感。他一边吩咐我抓紧时间休息,一边布置各种准备工作。
  我摸进又窄又低的船仓,伸手不见五指,我小心翼翼地躺下来,闭上眼,沐着清凉的晨风,意识渐渐模糊了……不知突突突的柴油机声和我如雷的鼾声是怎样一番交响。一定是朋友们不忍惊醒我的好梦,一觉醒来已经5点多钟。我匆忙套上连体泳衣,一边吃早餐。同志们非要往我嘴里塞两个鸡蛋,说是一个容易“跑偏”。一盒牛奶两块面包,又喝了许多矿泉水。沈伟一边给我腋下抹凡士林一边说:“能吃能睡,成功一半!”
  “横渡队员下水!”吴哥的声音坚定直而响亮,就像战场上的冲锋号角。我急忙戴上泳帽泳镜,防晒霜也来不及抹,稀里糊涂就跳进了海水里。我的妈呀!又是风,又是浪,我这半吊子的自由泳咋游呵?还是慢慢蛙泳吧……
  海上的天亮得特别早,朝霞映红了我左边的天,我开始注意日出的美丽景象。
  若在平时,我多半会激动不已。可眼下泡在海水里前途渺渺,要保持心态平静,呼吸均匀方可节省体能。南风把海浪一个接一个掀起再劈面打过来,我只能低头,待浪头过去再抬头深吸一口气。渐渐地我找到了节奏,开始享受畅游的乐趣。
  大约7点多钟,在我前面只剩下一名队员了,心里在想,管他是谁跟着游就行,这样既有目标感又省力。我的思想逐渐放松下来,不去考虑多余的问题,只是尽量的舒展,路还远着呢。现在任何动静都打扰不了我的节奏。
  我忘了时间,忘了空间,好像一架上满发条的机器。
  不知过了多久,朦胧间发现离前边的船越来越近。我猛然意识到,如果保持节奏就会超前方队员,而如果与前边队员保持距离就要改变我最舒服的节奏。我选择了前者(事后发觉这是重大失误)。于是在茫茫大海上,顿失方向感,老是需要领航员纠正方向。我的导航船不知啥时候从我的右后方悄悄地移到了左前方。还不时从左边贴近我,转动的螺旋桨离我太近,使我非常担心安全。同时柴油机的废气让我的鼻孔有种冒烟的感觉,极不舒服。后来才知是船老大想给我遮阳。
  船上是我十分信赖的朋友和非常敬业的领航员。他们都在全力以赴帮助我实现梦想,没有他们的帮助我就不可能成功。海口的吴哥和海牛俱乐部真是了不起,帮助人们实现心中梦想,令人尊敬!
  9点左右,领航员提醒第一次补充能量,把一支葡萄糖加入矿泉水瓶丢到我身边。我担心踩水过久易使手脚紧张,只用8秒就将它灌进肚子里。然后奋力将空瓶掷向船仓,可是海风却把它送回海里。习惯上我仍想去捡回来,但需要耗费许多体力,纠结了一会儿,决定放弃。曾经多少次在大山里标榜“除了脚印什么都不留下!”的气概已荡然无存。9支红牛5支葡萄糖,这些瓶子不知要在海上旅行到猴年马月了。
  听横渡的前辈说过,游到海沟时海水会特别透,特别凉。我一直没找到这种感觉。船上的朋友曙晖向我大声提示前面还剩8公里时,我没看见任何鱼虾,连天天念叨的海蛰也没遇上。海岸线越来越清淅,这时候才感觉海水变得更热起来,我清楚已经过了海沟。大约离岸4公里的光景,看见吴哥从指挥船上一跃而下亲自为我领航。他可是我的精神领航员呵!在我脚受伤的时候他一再关心并给我希望,在我动摇时也是他鼓起我的勇气给我信心。我最忘不了的是常常挂在他嘴边的两句话。一句是:“勇气+毅力+时间=成功”;另一句是:“你一不小心,就游过来了!”
  这次横渡的冠军是山东的郑平,这位是仁兄早些时候就多次给我开玩笑:“老金,我肯定倒数第一,你肯定倒数第二。”不幸言中。只是将“倒数”二字除去。

  我成功了!
  总共耗时8小时52分,涉水长度超过25公里。
  我要感谢文中提到名字和没有提到名字的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我要再次强调,没有你们的无私相助,我不可能成功。
  朋友,如果你想横渡琼州海峡,就去找吴哥,找海牛俱乐部,他们是最棒的!
  朋友,如果你有梦想,就去实现它。行动吧,人生苦短!
樵夫下山说:
山高人为峰,路远任我行,江西巅峰户外倡导绿色户外!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1-9-20 22: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勇气+毅力+时间=成功。{:soso_e179:}
华叔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2-3-12 16: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康洋,顶你!
逸舟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巅峰户外与你快乐分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全国服务热线:

400-000-000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

邮编:330000 Email:kinbb82@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13 Comsenz Inc.  江西巅峰户外运动俱乐部 版权所有   

江西巅峰户外运动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