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雅安祈福 地震防灾、自救与救援知识总结

6
回复
616
查看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发表于 2013-4-24 21:2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中文注册)

x
遇险先自救 详解地震后的业余救援

在震后的混乱局面中,个人的力量除了保证自己的安全,携带自己的装备,不会有多少富余下来来帮助别人,在救援当中可以起到的作用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只有身处集体当中,许多人的力量被良好的协调、组织、调动起来,才能在救援当中发生作用。所以,假如你想做什么,那么请加入一个组织。假如你平时就是个很有能力的领导,你可以去召集起一个组织,帮助参加组织的人把能量发挥出来。
我相信,我们来到世间,冥冥中就与万事万物有了联结。尤其是作为同一个物种的人类,更是生来就怀有一个约定:守望相助。虽然没有白纸黑字的合约,但是很多人和我一样都在默守着这个承诺。坚持下去,我们一定会找到你!
地震了,有很多生存手册可以教大家怎样自救救人。但是,这些生存指导多半是针对城市受灾。灾后有较多的救援力量,较充足的救援物资,和较快恢复的通讯,交通,供水供电和医疗系统。而在远离中心城镇的乡村,就完全有可能是另外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另外,在震后的城市救援当中,大量的救援行为主要集中在建筑物倒塌救援。而这样的救援行动,没有大型工程机械,没有破拆工具,没有生命探测仪,业余的志愿者是很难有所为的。
在现代社会的常规模式下,人们的居住方式是“农村包围城市”。城市和城市之间有交通干道连接,交通干道沿线是星罗棋布的一座座村、镇。许多村镇直接就坐落在主干道上,主干道穿过村镇中心。也有的村镇坐落在以主干道为中轴,左右两侧几公里到十几公里的地方。许多村镇和村镇之间还有次等级公路或者小路相连,这些次等级的路有时候就联通了不同的主干道和主干道,使整个地区范围内的不同规模的居民集中点由不同等级的公路网联接起来。这张网的经纬就是各种等级的公路,节点就是各种规模的村镇县市,网格中间空白的孔洞一般就是群山,沼泽,湖泊,冻原等“无人区”。在我们广西,村镇之间,村镇与最近的一条主干道之间不会超过三十公里。在中国除了新疆西藏内蒙古之外的其它绝大部分省份,情况也差不多。
154202zi8636dq45qq56dt.jpg
遇险先自救 详解地震后的业余救援

在震后的混乱局面中,个人的力量除了保证自己的安全,携带自己的装备,不会有多少富余下来来帮助别人,在救援当中可以起到的作用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只有身处集体当中,许多人的力量被良好的协调、组织、调动起来,才能在救援当中发生作用。所以,假如你想做什么,那么请加入一个组织。假如你平时就是个很有能力的领导,你可以去召集起一个组织,帮助参加组织的人把能量发挥出来。
我相信,我们来到世间,冥冥中就与万事万物有了联结。尤其是作为同一个物种的人类,更是生来就怀有一个约定:守望相助。虽然没有白纸黑字的合约,但是很多人和我一样都在默守着这个承诺。坚持下去,我们一定会找到你!
地震了,有很多生存手册可以教大家怎样自救救人。但是,这些生存指导多半是针对城市受灾。灾后有较多的救援力量,较充足的救援物资,和较快恢复的通讯,交通,供水供电和医疗系统。而在远离中心城镇的乡村,就完全有可能是另外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另外,在震后的城市救援当中,大量的救援行为主要集中在建筑物倒塌救援。而这样的救援行动,没有大型工程机械,没有破拆工具,没有生命探测仪,业余的志愿者是很难有所为的。
在现代社会的常规模式下,人们的居住方式是“农村包围城市”。城市和城市之间有交通干道连接,交通干道沿线是星罗棋布的一座座村、镇。许多村镇直接就坐落在主干道上,主干道穿过村镇中心。也有的村镇坐落在以主干道为中轴,左右两侧几公里到十几公里的地方。许多村镇和村镇之间还有次等级公路或者小路相连,这些次等级的路有时候就联通了不同的主干道和主干道,使整个地区范围内的不同规模的居民集中点由不同等级的公路网联接起来。这张网的经纬就是各种等级的公路,节点就是各种规模的村镇县市,网格中间空白的孔洞一般就是群山,沼泽,湖泊,冻原等“无人区”。在我们广西,村镇之间,村镇与最近的一条主干道之间不会超过三十公里。在中国除了新疆西藏内蒙古之外的其它绝大部分省份,情况也差不多。

巅峰南德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楼主| 发表于 2013-4-24 21: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看看地震会对下水源这样的小村镇造成什么样的破坏,对人的身体和精神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里我不重复常识性的东西,只谈我亲身亲眼经历看见的事情。农村的房屋比较脆弱,一般没有混凝土浇筑的框架或者框架很弱,房屋很容易在地震当中倒塌。在四川,我看到数的农村房屋塌为平地。因为黏合砖块的水泥砂浆用得少,整面整面的墙完全散开成一地砖块。居民最基本的生活材料包括衣物,铺盖,食物几乎完全被埋。随着时间的推移,包括细菌型感染,内出血,因野外寒冷、缺水缺食、与外界断绝联系、被困缺乏救援、精神压力大等因素导致的虚脱和休克等损伤的致命危险迅速增加。还常见体弱幸存者因着凉或者饮食不洁导致的感冒腹泻等普通疾病发生并发症,因精神紧张和法提供治疗而导致死亡的例子。

另外,道路被毁是另外一个巨大的影响。在四川地震中,山区大片大片的山体滑坡导致连接小村镇和各大市县的主干道被毁,交通中断,沿线布设的通讯线路受损或者被毁,电力线路受损或者被毁。小村镇一般位于通讯网和电力网的末端,如果不是中心城镇,一般没有备用线路可供切换。这些设施的受损,使山区停水停电,通讯中断,无法和外界联系,无法寻求救援,对幸存者和被困者的精神产生很大压力。

在震后初期,大量的ZF组织的救援力量、民间组织的救援力量、志愿者聚集在主要交通设施未被摧毁的中心城镇。中心城镇一般地势平坦,开阔,路网发达,各种设施不会全部被摧毁。较大型的中心城市往往还有机场、码头、铁路可以工作,接受救援人员与物资,在震后往往被设立成这一地区的救援中心。但是由于中心城镇去往周边乡镇的道路受阻,因此人员、物资和装备无法及时配置、分配、运送到周边地区。另一方面,周边乡镇断路,断通讯,对救援力量的需求信息也无法传递到救援中心。在很短的时间内,城市救援力量就会过度饱和,而人员和物资还在继续抵达,而且集结的速度远大于分派的速度。此时,一方面村镇居民急需救援人员和物资无法送抵,另一方面中心城镇的救援人员和物资大量积压。因此中心城镇在地震发生后的初期会面临物资积压,救援力量不能合理分配的混乱局面。

业余救援队此时正好发挥其机动灵活,行动迅速的特点。可以在ZF救援力量集中在城市救援的时候迅速行动,前往附近的乡镇进行救援。那里同样有许许多多受灾群众等待着来自外界的帮助和支持。

我们在四川绵竹市的汉旺镇看到的场景正是如此。汉旺是大型国企东汽所在地,是一个典型的围绕着大企业建立起来的功能和设施完备的小城镇。震后仅仅48小时之内,这里就已经集中了大量的军队,警察,志愿者,还有国外救援队参与了这里的救援。在镇上停放着数以百计的军车,警车,救护车,志愿者提供的车辆,大型施工机械,还设立了巨型的物资仓库,堆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衣物,被褥,饮用水,食品,救灾帐篷,蔬菜水果,药品器械等救援物资。每天还不断有更多的人员和物资源源不断的继续抵达。但是,由于该镇到各乡的道路、通讯中断,设在镇中心的救援中心根本无法知道附近的村庄有多少人被困,情况如何,幸存者集中在什么地点,需要多少物资等信息。客观的说,一个原因是这些物资不知道如何才能送到灾民手中,我相信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在缺少信息,无法把握全局的情况下,救援中心也不敢贸然分配人员、装备和物资等资源。此时,在救援中心所在地,只能来一个救助一个。有自行从村镇步行逃离抵达的村民,就予以医疗救助,分配生活必须品,安排救援帐篷供住宿。至于那些还困在山里的居民,则只能依靠飞机空投坚持求生。

可见,在地震(包括其它严重自然灾害)发生后,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受灾地区,对于偏远地区的人们来说,意味着生命的黄金救援时间,急需的药品,通讯,和极其重要的精神支撑。合理的利用路网,寻求最近、最好走、最安全的路线进入,就理所当然的成为地震后救援的第一优先工作。

有的时候,某些村落位于公路尽头,没有第二选择。或者,在通讯中断,车辆缺乏的时候,没有时间和信息供判断,选择。这时,就需要以“强突”的方式进入了。

在强突进入交通受阻的区域,需要设置联络中心,安全区,露营点三种固定设施。每个固定设施需要设置足够的人员和装备以及材料。

联络中心

联络中心设置在中心城镇去往乡镇的公路上可通车路段的尽头。从联络中心去往受灾地区方向开始步行强突。联络中心到救援中心可以通车,便于及时沟通内外信息,转运物资、救援人员和伤员。这里是强突队员和被救援群众获得外界支援最便捷有效的生命通道,因此无论联络中心和救援中心的位置有多接近,都必须设立。

在联络中心应配置以下设备和人员:

一、车辆:

1.通勤车,用于运输救援人员和装备,在和中心通讯中断的情况下负责传递联络信息。配置数量应该在两辆以上,需要24小时待命;

2.救护车,用于迅速转运伤员到医疗点。配置数量应该在两辆以上,需要24小时待命;

二、通讯设备

通讯设备是联络中心最重要的设备。通讯设备用于联系强突队员和救援中心。强突队员可以通过联络中心向外界寻求帮助,外界的指导信息也可以随时指导强突队员的行动。同时,还负责通报天气预报、新的灾害预警等警告信息给队员。通讯设备除了联络消息外,对强突队员的心理也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通讯设备硬配备如下:

1.手机或者固定电话。市话网是目前最便利最有效的通讯方式。尤其是中心城镇附近的市话网,往往最快得到恢复,在联络中心和救援中心之间有效联通。配备数量两台以上。如果有条件的,还可以配备卫星电话;

2.对讲机。这是强突队员最常携带的便携式通讯装备,因此联络中心应该配备同样频率的对讲机,24小时不间断守听。为了保证不因对讲机故障而中断通讯,必须保持至少两台以上同时守听。可以是手持式对讲机,也可以是较大功率的车载机。对讲机最容易出问题的部分是电池,尤其是使用有一定年限的对讲机。电池出问题的对讲机往往续航时间短,通话不稳定,在救灾使用时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在准备设备时务必确定这些设备可以良好工作;

3.专业电台。和对讲机相比,电台的发射功率更大,接收灵敏度更高,传递信息的方式更灵活。根据救援地区的地形选择适合波长的电台,可以大大增加通讯距离,减少人员和物资消耗,减少设立通讯中继站的风险。对于救援工作来说可以提供极其有效的帮助。缺点是专业性强,需要配置多名专业操作人员。

4.电源,用于给各种通讯设备供电和充电。在联络中心,电源可以由车载电源加上逆变器获得市电,供普通的充电器使用。同时,可以配备太阳能充电器,供手机、对讲机电池充电用。还可以携带用单节五号电池供电的手机紧急充电器备用。

5.备用电池,包括手机、对讲机等各种通讯设备的备用电池。在联络中心随时充电,如果强突队员需要,可以随时取走,减少等待时间。

三、照明设备

1.准备各种可能的场地和移动照明设备以保证联络中心24小时值班的需要。可以包括电筒,头灯,探照灯,营地灯,蜡烛,油灯等;

2.备用电池,包括头灯、GPS等各种电子设备的备用电池。在联络中心随时充电,如果强突队员需要,可以随时取走,减少等待时间。

四、生活装备

主要包括露营装备。包括帐篷,睡袋,炉具,水具等。准备装备时应该确认这些装备可以良好工作。因为这是救灾,不是一般的户外活动,救援者应该能够完全自持。

五、物资

联络中心另一个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强突物资转运基地。在这里,可以储存一定量的物资储备,供联络中心自用和强突队员用。除了救援队自备物资外,一般还可以通过向救援中心申请获得食物和饮水的补充。

1.汽车燃料。尽量加满,并且储存一定的余量备用;

2.食物和饮水。食物应尽可能按照个人口味准备,同时准备足够的干粮。有条件的尽量吃热食,除了口感较好,对精神也有支持作用。可以准备的食物包括纯净水,矿泉水,蔬菜和水果,鸡蛋,方便面,方便米饭,火腿肠,压缩饼干,牛奶等。这些种类的食品也是救援中心储存比较多的食品;

3.燃料,主要指便携燃料,包括固体酒精,气罐,汽油煤油等;

4.药品,由专业医疗人员提供建议。根据经验,最需要配置的药品为外伤处理,抗生素,葡萄糖及生理盐水溶液。

5.电池,尽可能多的准备五号及七号电池,充电器,最好有发电设备提供市电供充电器工作。

6.待转运的物资,包括以上所有物资,便携燃料,衣物和被褥,帐篷,防水布,用于搭建临时房舍的防水布、木材、绳索以及手套等一应工具。并且按照前方要求不断补充所需设备及材料。

154202zi8636dq45qq56dt.jpg


六、人员

在联络站配备医疗救护人员,通讯员,民工,强突队员,以准备随时向前方开辟通道、建立安全区、通讯中继站和转运物资。

巅峰南德说:
山高人为峰,路远任我行,江西巅峰户外倡导绿色户外!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楼主| 发表于 2013-4-24 21: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全区
安全区是强突通道上最重要人员和物资基地。安全区相当于救援行动的前线基地,战场指挥所。安全区的后方是已经打通并且已经建立起补给线的强突通道,安全区的前方则是正在继续深入的强突“战场”。安全区必须设立在最靠近强突前线的一个确定安全点上,以保证人员和物资的安全。
在震后的一段时间内,余震带来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塌方,落石,河水壅塞形成的堰塞湖等都是强突通道上救援人员的大敌。安全区选点时,应该选择不受这些危险影响的开阔地带。
在安全区选点确定后,应着手建立各种功能设施。包括救援人员宿营设施,医疗站,受灾人员安置区,生活服务区和物资储放区,各区设置专人负责。
一、救援人员宿营设施
宿营设施主要为救援人员提供遮蔽。宿营设施可以是帐篷,临时搭建的棚户,大型车辆的车厢,也可以是确定安全的当地建筑物,但是必须极其谨慎的评估其抵抗余震的能力。
救援人员宿营区同时还是安全区的通讯中心,救援人员专用物资存放点,因此必须考虑安全问题。考虑到安全区设立好后可能不断有新的工作人员加入,在通讯中心和物资存放点等核心区域应拉绳、划线以和公共区域隔离开来,并设立专人维护。
宿营设施必须满足以下居住条件:
1.通风良好。震后情况复杂,可能发生病毒流行。通风良好的宿营设施有助降低工作人员感染疫病的风险;
2.开口应朝向开阔地带,随时准备转移;
3.坚固可靠,能够抵抗较大风雨;
4.震后地表地貌改变,以及水淹等情况发生时,蛇、鼠、虫等可能危害人身安全的动物四处逃散,宿营设施应设置门槛、纱网等保护设施,或者在周围投放石灰,漂白粉,硫磺等药物驱离。
二、通讯中心
通讯中心可以考虑设置在救援人员宿营区的中心,方便照看和守听。通讯中心的设备和人员配备与联络中心的通讯设备和人员相同,设置双人双机守听。由于安全区无法通车,因此需要指派专人作为通讯员,在必要的时候靠人力传递信息。
三、医疗站
安全区选定后,医疗站的设施要求和人员配备应交由专业医疗人员负责,救援队人员负责协助其工作或者直接将一定区域划分好移交给医疗人员。
四、受灾人员安置区
受灾人员抵达安全区时可能已经受伤或者疲惫不能继续转移,此时应将他们妥善安置在安置区。安置区的要求和救援人员宿营设施相同。考虑到伤病员之间可能产生相互影响,设置安置区时,应接受医疗人员的指导或者移交给医疗人员。
五、生活服务器
生活服务器主要指炊事区和厕所。炊事区主要需要考虑卫生问题,应设置一定的隔离措施,拒绝闲人进入,如拉绳,划线等。厨具、食品需要有防鼠防虫措施。厕所的设置与户外厕所的设置方法大致相同,要点为:
1.位于生活设施下游,下风处;
2.在厕位旁放置生石灰、漂白粉等消毒物品。个人厕后自行撒放;
3.坑将满时撒生石灰、漂白粉消毒后覆土掩埋,再开新坑。
六、物资储放区
安全区设立后,物资需要源源不断的经打通的强突通道运送到这里。主要包括帐篷,衣物被褥,临时建筑材料,食物,饮水,电器设备,汽油或柴油发电机及油料,医疗器械和药品等。物资储放区应有专人管理,按照不同物品分区存放。有条件的应该搭建临时建筑防雨防虫。
救援人员专用的设备与物资不能储存在公用物资储放区,必须单独存放在救援人员宿营区。如果需要使用运来的公用物资,必须领出后带回救援人员宿营区,和其它装备与物资一起设专人照看,以保证救援人员的正常工作。
安全区设立好后,以此作为新的前线基地,通过转运来的物资使前线强突队员获得补充,继续开辟通道并建立更深入的安全区。
业余救援队运行管理机制
业余救援队必须和救援中心及时沟通,争取物资和人员方面的支持。在管理方面,最容易发生问题的地方是志愿者的个人行为、个性和临时组建的救援组织之间的合作与服从问题。这个话题慢慢再发挥,现在我只想说,在地震面前,个人要想发挥最大的作用,必须工作在一个有效率的组织中间。而一个组织,要能让每个志愿者发挥最大的能力完成组织分派的工作,必须牢牢记住,每一个参与业余救援队的志愿者都是平等的,所有志愿者的生命都是等价的。即便是组织内有组织者和工作人员的分工,也必须尊重每一个志愿者的选择。所有的信息必须公开给每一个志愿者,由志愿者自己决定各人愿意参与的工作。既不能简单的用AA驴行这样放任式的管理,也不能简单的用纪律部队这样绝对服从的原则来约束队员。
这是篇还没有完成的文章,可是青海玉树又发生了地震。抢先发出来,希望能帮助到那些参加救援的志愿者们。
最后,我想说,如果我们有一天不幸被困,一定一定要想方设法自救。在可能的情况下,以最快的速度向救援中心转移,争取自己获救,也可以带去救援中心需要的宝贵的信息。只有这样,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家人、邻居才能获得更及时、有效的救援。
我的心里铭记着这样一段话,在极端环境下生存下来的人,需要具备三个素质,第一是知识,第二是练习,第三是坚强的求生意志。
巅峰南德说:
山高人为峰,路远任我行,江西巅峰户外倡导绿色户外!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楼主| 发表于 2013-4-24 21: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滞留于室内该如何自保:地震求生空间示意图

地震来时若来不及逃生而滞留于室内的状况该如何自保?
据统计地震时躲在桌子/床下底下的死亡机率高达百分之98 ,而是要以比桌/床高度为低的姿势躲在桌/床间的走动空间才有活命机会。

1.JPG
建筑物的楼板因强震倒塌时,巨大的冲击力会将桌床等家具压毁,人如果躲在其中,后果将不堪设想,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以以低姿势或卧姿躲在家具旁,这样掉落的楼板只会压在家具上,不致于直接撞击人身,并在被压毁的家具旁形成一小块生存空间,增加人的存活机会。
2.JPG
同样的若是在室内停车场也要赶快离开车子,以卧姿躲在车旁,避免楼板的直接冲击。很多地震时在停车场丧命的人,都是在车内被活活压死,反而躲在两车之间的人得以有保障的保命空间。

3.JPG
4.JPG
巅峰南德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3-4-25 08: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学习了!{:soso_e179:}
西风说:
山高人为峰,路远任我行,江西巅峰户外倡导绿色户外!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3-4-25 12: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山高人为峰,路远任我行,江西巅峰户外倡导绿色户外!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3-4-25 21: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山高人为峰,路远任我行,江西巅峰户外倡导绿色户外!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巅峰户外与你快乐分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全国服务热线:

400-000-000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

邮编:330000 Email:kinbb82@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13 Comsenz Inc.  江西巅峰户外运动俱乐部 版权所有   

江西巅峰户外运动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