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莲花顶,俯眺婺源方向,满眼青山绵绵,被山峦挤压的狭小的田野墨绿如毯,期间点缀着西垣村的白墙黛瓦,徽饶古道如飘带蜿蜒,让人对婺源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有了最直观的理解。莲花顶右侧远处有一座尖顶高山,估计应为回峰(1375米)。传说原来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一位老和尚。山上还有一个小岩洞,洞里每天会流出半筒米供老和尚食用。老和尚圆寂后,又来了一位小和尚,小和尚嫌半筒米太少,就将洞口挖大了一点,结果却再也没有米出来了。回身俯视安徽休宁方向,山下就是回岭村。人们站在高山之巅,指点大好河山,总是令人心胸豁然开朗。
三、穿越五龙山——一览众山小,远眺阡陌绿野,高山平湖,勇闯荆棘阵,历尽千难万险,体验惊心动魄。
10:30离开莲花顶,向左边沿山脊下几十米到垭口,开始沿着依稀难辨的陡峭山路爬升。高山气温低寒,虽然山下已是春意黯然,山顶依然枯木如冬。我们在齐人高的杂木丛中穿行,荆棘密布,大家脸上、手上相继中招,要么一不小心抓着带刺的树枝攀爬,结果手冒血泡;要么就是被树枝划伤,更别提磕碰、牵扯。倒是锐泉风的小狗在荆刺丛中来回穿梭,如入无人之境。我们一致认为,要想重装登顶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人都很难钻过去,再背上背包肯定钻不过。11:14我们已翻过大小5个山头,右边山下西垣村的醉人山水田园风光始终陪伴着我们。顶峰还很遥远,由于山脊没有水源,我们开始限制用水量了。11:40来到一座高山的垭口处,几条小路汇集于此,并通向山顶。这里遍布山楂树,向导说山楂成熟时,半天就可摘一大袋呢。好在山顶范围山楂树稀疏一点,否则山楂树上的尖刺会更加令人寸步难行。休息了一会儿,继续爬升,12:40上到峰顶,向导说至此我们可以考虑开始下山了。但是我们见到前方的一座山峰似乎比我们脚下的山峰更高一点。经商量决定登上那座山峰。于是我们先就地休息,解决中餐。此时大家都只剩不足三分之一的水了,而向导什么都没有带,我们都均出一部分干粮给向导,我将仅有的两个香梨给了一个给向导,聊以解渴。餐毕,开始冲顶。13:30终于登上顶峰。至此四周再也没有比我们更高的山峰了,这意味着我们已完成穿越整个五龙山脉、并登上了海拔1580米的五龙山顶峰。
伫立峰顶,激情难抑,纵观寰宇,阳光普照,蓝天如洗,春风骀荡,但见冈峦相接,群峰逶迤,视野辽阔,绵延小山如诸侯朝圣般匍匐在周围,西垣古村的白墙黛瓦,点缀阡陌绿野,段莘水库,高山平湖,如仙女梳妆明镜。北眺安徽方向,亦是群山绵延,层峦叠翠,远方朦胧中似有城市隐现,据说天气特别好的时候可以看到屯溪市和黄山。我们又征服了一座高峰,我们用双脚丈量五龙山脉,用生命拥抱徽饶大地,用激情追寻心中的源头。
在山顶停留片刻,照完相,开始下山。五龙山下山纯粹就是一种冒险。从山顶俯视,道道山脊都向下延伸到西垣村的田间地头,按向导的意思,只要选取其中一道半山腰松树林最茂密的山脊,直接下去就是了。之所以选取松林茂密的山脊,是因为松林茂密就意味着林中荆刺和杂木较少,穿越起来更方便。这倒是有一定的道理。于是,我们果真按此道理选取了一道山脊就往下闯。路是肯定没有的,估计向导也是头一遭走,进入松树林前的荆刺灌木丛就让我们吃尽了苦头,磕磕绊绊、顾此失彼、时不时还要来一次刺扎枝刮。老吴的爱人摔一跤爬起来,自言自语好像有一根刺还留在屁股上。我说要不要我帮你拔出来?她说不用不用、忍着忍着。进入松树林,虽说情况好点,但山势陡峭,要特别小心枯树,一扶必断,人就摔跤。有意思的是,我们碰上一棵枯树,上面长满了野生木耳,老吴摘了满满一口袋。已近15:00,水已基本用完,但我们还在不见天日的深林中穿越,大家隐隐有了不太靠谱的感觉。好在不多时终于见到一条水平的小路向两头延伸。我们明显感到向导也松了口气。更令人高兴的是路边一股清泉细流而下,锐泉风的小狗第一个冲过去喝了个一塌糊涂,大家也都喝了个痛快,并将水瓶装满,水的危机终于解除。
向导说,沿着小路向右走,会近点,但难走一点;向左走,远点,但好走点。大家实在被荆刺林搞怕了,一致选择左走,哪怕路远的。可是没想到的是,这一走,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刚开始的路确实不错,向导说16:00就可以下山。十分钟后,见到了村民沿山路铺设的铁丝,这是用来捕野猪的——晚上通上电,野猪一碰即被电倒。这也确实说明只要沿着电线走,山下村庄不远了。但是走着走着,电线不知何时没了,向导试了几个方向下去探路,都无路可寻,只见他掏出手机,打电话给村里人问起路来——向导问路,这让人顿感紧张——最后只得硬闯了。其实这时大家都已疲劳,丛林幽深,地表铺满厚厚的枯叶,十分湿滑,山势愈发陡峭,小狗再也不像原先那样在主人身边来回的跑,它连溜带滑的串到主人前头,就站在原地,吐着舌头,揣着粗气,回头看着主人如何下来,有时甚至立起身来,趴在主人面前要抱抱。它的主人下山的气势确实很震撼,他往往速度快起来就刹不住车,然后整个人就像推土机一样向山下铲去,身后留下一道道深深的沟壑。有时候走着走着,老吴会突然说一句:哦哦,又破相了。大家回头一看,原来他的脸上又被树枝划了一道线。下到深涧,沿溪流而下。巨大的岩石被水流冲刷,布满青苔,无法立脚,沟壑纵深,一旦跌下,后果不堪设想。有的地方大树被人砍倒,盖住了深涧、沟壑,大家只得直接在树上爬行,更是险象环生,很有丛林探险的感觉。
历尽了艰辛与磨难、险象与伤痛,终于冲出丛林,见到了田园山庄。一看时间,已是17:00,大家清点战果,人人身上挂彩,老吴外加背包罩撕破;我爱人袜子撕破,手脚有暗伤;我登山鞋进水,其他人不肯说。见有村妇用绑带背着小孩在田间劳作,问此为何村,说是源头村。
四、惊美源头村——三面环山梯田绕古村,粉墙黛瓦古树掩溪流,民风淳朴,堪称婺源最美的小山村,却养在深山人不知,婺源深度游的绝佳去处。
无意中还是闯进了传说中的源头村。这里离西垣村约3公里,徜徉在源头村,看梯田三面环绕,参天古树成林,源头溪流潺潺,村舍依山伴水,可算得上是婺源最美山村的典型代表。
婺源山村之美,美在山。婺源的山村,无一不依山而建。山给村带来神秘、幽深。源头村背靠五龙山,山高地沃,山体宽厚,郁郁葱葱,山花烂漫,终年云雾起舞,壮如五龙,壮哉美哉。
婺源山村之美,美在水。婺源的山村,无一不伴水而生。水给村带来繁荣、灵动。源头村最先受到母亲乳汁的滋润,饶河源头之水穿村而过,清澈甘甜,清逸灵秀。一路接纳、包容,最终汇成滔滔饶河水,流入浩瀚鄱阳湖。
婺源山村之美,美在树。婺源的山村,无一不有古树。树给村带来厚重、生机。源头村的古树,可不是那么一两株,而是成片成林,树影婆娑,它们撑起这里的“长”,展示这里的“茂”,高擎这里的“美”。使源头村古朴与新生并存,历史与现代交融。
婺源山村之美,美在屋。婺源的山村,无一不白墙黛瓦。屋给村带来悠闲、宁静。源头村的屋,虽没有晓起、庆源、思溪、理坑等古屋的飞檐翘角,砖雕、木雕、石雕那样的豪华,但同样的白墙黛瓦,掩映在古树下,衬托在葱绿中,老远就显得那么耀眼。走进源头村的民居,更能感受到那份宁静清悠,别有一番乐趣。
婺源山村之美,美在花。婺源的山村,无一不鲜花环绕。花给村带来绚丽、色彩。都说江岭或许是婺源最值得去的地方,那里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呈梯田状,从山顶铺散到山谷下。但在源头村,梯田三面环村,云雾缭绕,将村庄包裹在中间,那梯田的气派,就盖过江岭梯田许多。由于山里气温较低,油菜花还没有开放,我们没有看到油菜花盛开的景象,但那绿油油的油菜花苗层层叠叠,已足够令人陶醉,如果赶上花期,估计在婺源再没有比这更壮观而令人惊喜的了。
源头村,堪称婺源最美的小山村,却养在深山人不知。
18:00,搭乘一农用货车返回西垣村。司机告诉我们,江岭的高速公路路口已开通。告别向导,开车返回,路过江岭,下车拍了几张照片,上高速,至婺源县城吃晚饭,再一路高速,23:00到家,饶河探源圆满结束。
骑路人
2012年4月1日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