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源头第五探
——探寻信江源,登顶大茅山
下:登顶大茅山
大茅山是德兴境内完全意义上的第一高峰,地处三清山、龙虎山、婺源、景德镇围合的地理中心,与三清山东西对峙,同属怀玉山脉,主峰海拔1392米,巍峨挺拔,云缠雾绕,古有“千峰倚空碧,万嶂碍于云”之赞。清代诗人程光璧曾作《大茅山》赞曰:“巍然高峙势旋空,独表银阳岳镇雄。俯瞩烟霞峦岫起,遥看林树画图工。化身崖断三生梦,瀑布泉飞百丈虹。欲作悠悠天外想,白云深处梵王宫。”大茅山不仅风光秀丽,还承载了德兴人太多的情感和寄托,这里不仅经历了革命战争的洗礼,也培育了中国光学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凤凰光学,因此,大茅山对于江西驴友来说,也是一座必登的名山。
2013年4月13日8:00,我们信江探源的6头驴和吴老师两头夫妻驴,在小童的带领下,从德兴市出发,上德昌高速,再转德上高速,仍在大茅山、暖水出口下高速,左转,在兰溪村接上向导,再向前约3公里左右,汽车向左,从高速公路底下的涵洞穿过,开始一路拔高,路很艰险,非越野车不能通过,9:10到达机耕道的终点,香息庵。如果从离开高速公路涵洞开始徒步, 这段路估计要走40分钟左右。
高峰平阔白云宫
茂密丛林中的香息庵,门前有红色为主色调的四角亭,雕梁画栋,两层飞檐翘角,檐下悬挂“香息庵”黒底金字,是由香客于甲戌年捐建,倒显繁华;庙宇却犹如一栋普通的农舍,且由于时间尚早,或不是什么进香朝拜的日子,所以显得十分寂静、安详,但从门口香烛台上剩余的厚厚的香油和香杆看,这里香火也是很旺盛的,向导也证明了这一点。时间关系,我们并没有进去朝拜,所以也不知里面供奉的何方神圣。
我们将车停在庵门前,9:20海拔310米,开始登山。也就是说,我们今天要拔高1000多米,与“江西十大高山”强度不相上下。山路路迹明显,也有宽度,难度不大,但坡度一开始就非常陡峭,走几步就全身发热,大口喘气,大家纷纷脱下衣物。好在高大的森林树木遮天蔽日,满山春笋拔地而起,空气清新、沁人肺腑,这是只有驴友能够享受得到的待遇,我们称之为“洗肺”。
一路登高在茂密树林遮掩的山脊线上,山风劲吹,遥望远山起伏,如黛如墨。只有亚洲最大的铜矿——德兴铜矿采矿区,巨大的山体被硬生生削去大半,路出大片红色矿土山体,既让人感慨人类改造大自然的力量,也令人惋惜人类对大自然索取所造成的破坏。俯视山下阡陌犹如桃园仙境,高速公路如巨龙般穿梭于大山深处,神龙见首不见尾,道路纵横,田园村落在薄霭中若隐若现,一派祥和。有时踩在松软如绵的厚厚落叶上,感觉就象疗养胜地的林荫大道,可以安步当车。稍缓得一缓,山势又一次拔起,越往上“高峙势旋空”的感觉越加强烈。因为这条宽不盈丈的山脊的两边,都是直下百丈的峭壁,如果不是路边树丛茂盛,人的感觉就象浮空于半天之上,几乎可以随风飘荡而去。10:40海拔910米,见到观音亭,所谓观音亭,其实就是一间砖砌的小房屋,木梁青瓦,五、六个平米,门墙上有一块20*40公分的青石砖,上面刻有“观音亭”三字,1998年建成。进入亭内,正面靠墙搭了个供台,上面有香火余杆。此处建亭,对上山朝拜的香客,既是一处休息打尖之所,也是到达山顶拜佛前的一次预演热身。
过观音亭,继续登高。11:34海拔1159米,忽然眼前一片开阔,田园屋舍,水塘菜畦,颇有些陶公的方外之地,这在高山之巅,忽见这足有50余亩之广的平坦阔地,不由人感叹是大自然造就的又一神奇,大茅山这一张一弛的法度竟然如此严谨,张则强似满弓,令人血脉喷张,弛则舒缓如水,波澜不兴。平地中央,有一庙宇,单层独院,岩石砌墙,红门青瓦,问守庙老者,得知乃白云宫也,属道教流派,里面供奉的是三清山的王灵公(音),拜之。出门左边有一不足两平米的小屋,供奉的白云娘娘,过门前水塘,小溪沟里漆黑的蝌蚪成群游动,不知长大后是否是传说中的山中石蛙。再往前是一处悬崖,奇松怪石,远山近树,云瘴雾霭,山下蜿蜒公路串起一簇簇小村,历历在目,山风急来,惊心荡魄。早有几群驴友和普通游客在此休息、午餐,我们在悬崖边上拍照,留影,大有苍茫天地,过眼烟云,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意境。
山巅龙脊腾云起
从白云宫后面的山路继续向前赶路,下山坳,上山脊,上上下下几个回合,期间也见到过石砌小屋,12:15海拔1116米下到一个坳地,见到一处铁皮棚子屋,继续向前是下山的主路,小童和向导由此下山,他们要去帮我们将停在香息庵的车子移到我们将要下山之处等候。而屋后左侧有一条小路直通山顶,就是攀登大茅山顶峰的路,我们由此真正开始冲顶大茅山之巅。
冲顶的路走的人少,又窄且陡,翻过一个山头又一个山头,山势陡峭,有时非四脚攀爬,极耗体力,顶峰仍是那样遥不可及,令人崩溃。这时遇到一群中学老师从山上下来,说翻过眼前的山峰,山顶几分钟就可到了。我们当时就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等到我们翻上山顶,不远处还有几座更高的山峰,说明脚下这座峰绝对不是主峰,只是寻不到继续向上登顶的路。吴老师从右侧巨石向下探路,不久发现一条小路直指山顶,终于找到了登顶的小路。登山就是这样,只要你看见自己周边还有比你更高的山,就一定说明你还没有登顶。之后的路更加艰险,大约有四处几近垂直的岩壁,手脚又难以够得上,想要借力生长在岩石上的小草,但一抓就松动,有一处3米多高的巨石挡道,好在有前人留下的木制简易梯子,反而相对更容易些,大家你推我拽,互相鼓励、帮助,一一惊险渡过难关。
13:40海拔1394米,四周再也没有比我们更高的山峰,我们终于登顶大茅山。山顶地势相对平坦,约有百余平米,松树林立,有水泥铺出的几块平面,上面有一些小字,看不太清楚。晴朗的天气,视线很好,俯视山下,高速公路如长虹卧波,阡陌交通,德兴铜矿开采区一览无余,一层一层开采的矿土,像等高线一圈一圈地绕山而行。大茅山顶峰最具标志性的、也是非登顶而不可见的绝景,就是“龙脊腾云”: 站在大茅山顶远眺,可以看到一连绵几公里的花岗岩山峰,峰挺如削,海拔998米至1163米,形如一条巨龙脊背,屹立在群山之间,气势磅礴,威风凛凛。这一地质构造奇观,在江西乃至全国也是极为罕见的,具有重要的地质学科考价值……大家在山顶拍照、庆祝了一番,开始沿冲顶原路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