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依米花 于 2011-3-27 23:00 编辑
化文书舍
在南昌青山湖之畔,相思林旁,有这样一处地方,左边是“偷闲居”,右边是“宝岛茶坊”,中间是“化文书舍”,从远处看去,十分惬意。仿古建筑、别具匠心的称谓、得天独厚的位置、美得令人陶醉的风景,令人不忍驻足观看,停下匆匆的脚步,小心翼翼地推开门,细看究竟。
说到化文书舍,不得不心潮澎湃,即使是在青山湖湖滨路这么宁静的地方,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情喷发的澎湃。曾闻“文化文化”,即是文而化之,然“化文”用意何在?君子可蚀书满腹,庞然自大,然以为我天下饱学之士也,满腹《诗》、《书》,自命为天下通儒,不能化而为用,实则非读书人。如果能够把文章的进行自我消化,变为自我宇宙的能量,从而实现精神力量的提升。故此,“化而为文”便取之融化之意。
古人曾说过,为文能兴废,为文尝得失,这说明了文字的力量。所以我们相信,静心读书,乃为仁道。安静读书,轻松读书,莫把知识的获取作为一种利益的铺垫,作为金钱获得的功利手段,而应该把知识的获得作为一种修养提升的载体、淘洗心灵的清泉润水。化文书舍秉承这种理念,在都市喧嚣繁华的快节奏生活中,俨然成为难得的可供思索之处。在这个收获知识的同时,也结识了一批有共同愿景的人,所谓志同道合,便是如此。书舍门前就是南昌的明珠---青山湖,推开古朴的窗,隔岸两世界、隔墙两天空,如果说想要在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中,找到一处属于心灵和肉体都能够安放的地方,那么便是化文书舍。
书舍共有三层,一楼是读书养心之处,里面摆设人文社科等各种名家签名的著作读本文集;二楼是品茗谈心住所,雅致而精巧地摆设有各种器皿装饰,古朴端庄的窗景如入另一个世界。三楼是观景静心之地,诗文江山、笔墨天堂、茶香四溢,集思广益,思想的火花在这充满宁谧的空气中点燃。
弹悠悠古筝闲云逸鹤,品缕缕清茶悠然自得,听潺潺流水赏桃花春去。。。书舍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商业实体书店,它一方面以知识为载体,以知识的获取为目标,另一方面它将茶作为贯穿五道的灵魂性线索,集书、画、水、花、香等中国传统文化中殊为重要的元素,旨在传播宣扬中国文化的同时,陶冶人的精神情操,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和修行品味,追求精神境界的净化和升华。事实上这不仅是高尚的精神追求,亦是别具一格的创意之用;书文化紧随茶文化,成为书院的立足根本和运作载体。在这里不仅有版本珍贵的图书,还有书法、绘画,更有名茶、听说、赏景、弹琴、品香、参禅等等。
周末,您可以约上亲朋或三五知己,来书舍读书品茗,抑或是在书斋的红木椅上沉思默想,在“归去来兮”的小花园休闲小憩,在“燕居香语”庭院里坐禅闻香,蓝天、白云、阳光、一杯茶,面对着青山湖,手捧一书,生命立时舒展很多…
书舍有何用?旨在倡导全民读书,安静读书!我们传播这样一种理念:读书可使心灵净化,使品格提升,使幸福延续,使社会祥和。其实,除了藏在书里的朋友,我们希望藏在书阁里的朋友也走出来。共同来为这个使人焦虑的社会静下来,慢下来。来追随自己内在的声音,让每一个人内心充满清明祥和。只有内在的精神充盈,我们所追求的物质生活才有意义。否则,我们永远只是物质的奴隶,而不是自我的主人。在这里我们可以探索文化的力量,追寻无限内在生命的深邃。
《大学》说“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今天可能这些想法有些过于脱俗,或者说是有些异想天开,然而,心诚便可达济天下。因为有一种信念使我们执着,那便是也许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不是一种理念的倡导,而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