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荷花,我们回到县城宾馆吃早餐。之后,又乘车原路来到国家4A级景区:通天寨游览。
绝景通天寨
通天寨森林公园,位于县城东南约6公里。主峰海拔600余米。通天寨属丹霞地貌,石山高耸,峰峦崔巍,云缭雾绕,山水奇特,风光秀丽,素有“石怪、洞幽、泉美、茶香、佛盛”之美誉。都说通天寨有三绝:一是被形象誉为“生命之根”与“生命之门”的两处奇石同处一山的奇特景观;二是完全不经人工雕琢的千佛丹霞;三是大面积的龟裂凸包地质地貌,完全具备申报国家级地质公园的条件。
从县城开车,我们没有从景区的南门进入,而是过南门,沿盘山公路直接上到半山腰的北大门购票进入,从县城到北大门也就20多分钟。司机把我们放下后,开车下山到南大门等我们。购票时,同事用石城口音买票,只要30元一人,外地人买票那就是60元一人啊。
在景区大门口广场,有一块通天寨标志性的石头:“龟裂凸包丹霞地貌”石。只见直径约2米的红色巨石表面,布满了龟裂纹,仿佛一群乌龟列队爬行,仔细看去,往往还有大乌龟背负几个小乌龟的情形,场面热闹,十分奇特。关于龟裂凸包地貌的成因,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说法:一是含水较多的均质红色砂岩出露地表以后,因失去水分而逐步发生龟裂(干裂),从而形成不规则的微细多边形裂隙;二是红砂岩表面沿层面发生垂直方向的裂缝,形成四边形裂缝。上述裂隙被风化剥蚀成细小的凹槽,并慢慢加深加宽,突起部分逐步浑圆化,就形成了多边形凸包。在这些大的多边形凸包内,沿小裂缝再发育较小较浅的多边形凸包,因此常常大凸包上还有许多次级小凸包。三是通天寨红岩层由于地壳挤压运动形成了网格状岩石,雨水沿着岩石裂隙(节理)侵蚀、溶蚀,加上岩石中存在大量碳酸钙,进一步加快了岩石的侵蚀、溶蚀速度,裂隙越变越宽,后又在球状风化的作用下,终于形成了龟裂凸包地貌。我认为,其实上述三种解释道理上都差不多的意思。
购票入门,上一段坡后,沿右边一条羊肠小道回走,直至悬崖边,只见一座浑圆岩柱像春笋般拔地雄起,四壁如峭,昂首挺立,一柱擎天,高达百米,有直入云霄之势,又象冲出土屋的摩天石笋,它的底部与石寨同根却又游离于石寨之外,这就是通天寨最具代表性的、独特丹霞地貌:“通天石”,海拔535米,又叫做“石笋干霄”,最妙的是它酷似男性生殖器,有人戏喻其为“生命之根”、“大地之阳”,真是形象逼真。照相的时候,如果人和相机的角度调整得好,可以拍到手抚“生命之根”的效果。我们有几位女同事兴高采烈地拍几张这种效果的照片,后来经人点醒,即落荒而逃。
原路返回,前行,验票,游步道穿洞而过。来到一处山凸悬崖处,这里地势险峻,是观赏“石笋干霄”的最佳地点,由于有了前次的笑话,女同志再也不肯在此拍照留念了。
再前行,沿途景色奇异,远近都是红色层岩,掩映在绿色丛林之中,犹如一片片丹霞。特别是那些大面积的龟裂凸包,裂缝齐整,常呈六边形,密密麻麻,遍布于岩石表面之上,蔚为奇观。这就是堪称通天寨三大绝景之一的全国罕见的超大规模岩面龟裂凸包地貌。
站在山岚,远眺大畲村荷花园,一派田园风光,令人心旷神怡。
不久,来到一处景点,见整个山坡均为紫红色粉砂岩,表面发育有龟裂现象,面积约2亩左右,形成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两组节理,节理构造又经侵蚀、溶蚀和球状风化等作用,形成了犹如犁好的田地,沟、垄形态逼真,当地人俗称“仙人犁田”,果然名不虚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