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保护区:乌君山--诸母岗徒步穿越

14
回复
796
查看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发表于 2014-2-15 20: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中文注册)

x
武夷山保护区:乌君山--诸母岗徒步穿越


前奏:
                 仅以此篇感谢福建光泽当地的驴圈朋友们,谢谢你们帮助和支持,帮助我们安全的返回.同时感谢逍遥宝哥的热情接待,鸿运酒店让我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最后热泪感谢与我共同奋斗几昼夜的战友们, 在共同经历的几天里,我们共经风雨,艰辛,困苦,我们满怀激情与豪气,我们一路走了过来.虽然此次我们只是打开了徒步穿越乌君山-诸母岗的大门,但也是迈出了这条线路重要的一步.相信,这也能为我们或者其它驴友以后完成(乌君山-诸母岗-香炉峰-过风坳-独竖尖五峰连穿)提供--路线,时间,天气,基础物料准备,心态等宝贵的资料和帮助.
1.jpg

2.jpg

3.jpg

      乌君山在这里就不多介绍了,诸母岗相信只要热爱登山探险徒步的驴友都很清楚 ,这里有着几千平方公里的亚热带原始丛林,20多年的保护和限制,让这里的山-古老而荒蛮,1500米以上的山峰,林林立立,地势雄险,数不胜数。几百平方公里的无人区更是迷离深不可测,那里有着范围面积内种类数最多的植物,有国内有记录的大多数毒蛇。是野生动植物的天堂,千年的铁杉树,巨大的毛竹,有野猪狗熊等悠闲的足迹,据称近年还有华南虎出没的踪迹。由于地形复杂险峻,丛林茂密深远,仅有少数护林员和探险者涉足,常人进山几无生还的可能,因此才得以保存至今,成为华东地区唯一未被破坏的自然莽荒之地,历经久远,成就一片少有的净土,也成为狂热自虐驴友向往征服的地方.如今福建,江西几乎所有的高山和密林都被驴友的铁蹄踏过,但这里,至今无人敢涉足,,把五峰连在一起穿越,,也成为了大多数驴子们的梦想,,,,
                牛皮吹了一大通,先上张全家福,,,呵呵,

4.jpg
家庭成员介绍:
A:活动发起人,强壮,彪悍,英俊潇洒,熟悉GPS,玩转等高线地形图

5.jpg
逍遥宝哥,性格:热情,周到,对当地山脉非常熟悉,关键时起决定性作用

6.jpg
咪咪乐:  关心,体贴,性格耿直,核心人物,玩转GPS,

7.jpg
一点回忆: 强壮而憨厚的尖兵,一直走在队伍前面开路,幽默而夸张

8.jpg

冷越风: 年级最小,聪明,话少,冷静,手机GPS玩得很溜,喜欢自拍

9.jpg
海洋:敦实,强壮,特种兵出身,背负最重.皮肤白皙,

10.jpg
优悠.轻扬:美丽.优雅.坚忍而韧性十足,绝对的女汉子

11.jpg
田横:高大,威猛,能背重装.绝对的江西强驴

12.jpg
风行者:  一看身形就是绝对的爬山强驴,肌肉型的强驴

13.jpg
313:温州强驴,,超强驴,独行客,,

14.jpg
城市边缘人:本人,,跟着瞎走的菜驴一个,

15.jpg
      介绍完毕,进入正题.先把活动发起人A精心画好的一张登高线图上传:
16.jpg
这张等高线图是A经过长时间的比对,和众多驴友沟通后画出来的,,在此深表感谢,但需要的说明的是其它驴友以后可以将此图作为参考,重要的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走,毕竟从乌君山到诸母岗,这一段原始森林无人区到目前还没有一条完整的GPS路线..
         光泽,绍武当地的驴圈中:蚂蚁,大竹,一杯等都陆续从侧面走过诸母岗,对当地天气,山体状况都非常熟悉,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尚还没有人从乌君山-诸母岗重装徒步穿越过,因为首先天气要求严格,需要连续6天以上的好天气,一年当中只有11月-2月份才适合穿越.其次山高林密,水源要在山脊上下降几百米才能找到.重装徒步需要有强大的心里和超强的忍耐力..我们此次只是算打开了这条线的大门.但可以作为今后完成穿越的参考.现在想想我们当初也确实过于乐观,再次感谢他们!
         年前原本计划从百石村上,后来不知怎么调整到从乌君山的猴子山上,经操兵坪,过垭口进入诸母岗.我当时只顾着激动,精神亢奋的背着包袱初一我就乘坐火车前往光泽县集合地:鸿运大酒店.初二大家都全部到齐,寒暄之后整装乘坐宝哥安排的大巴前往出发地..一路风景优美,阳光明媚,暖暖的太阳折射出春天的味道.真是爬山的好天气.
         乌君山徒步是一条成熟的路线,终点在操兵坪(一块比较平坦的山坡)远处可以眺望诸母岗,山峰连绵,需要好的天气,你可以尽情饱览诸母岗区域壮丽的美景.对于没去的驴友还是可以完整地走一次,重装嘛,出出汗,排排毒还是可以滴;),放几张照片,让大家了解一下路经的景点和大致的山况..重装比较消耗体力,有几处悬崖峭壁,和攀爬,没有一定的腰力和恐高的朋友还是要慎重,呵呵!

17.jpg
乌君山起点
(乌君山起点)
18.jpg

19.jpg

(路径一攀爬处,我和田横不想攀爬,就从右边绝壁处往上爬,过程需要抓住崖壁上的枯草,比较危险,不建议从此处上,说穿了,田横个子大,从攀爬出上比较别扭,我呢,,因前期脚崴了,右脚使不上劲,所以也跟着从右边爬,,,看着30来米高的绝壁,老心脏突突跳动的利害.呵呵)


20.jpg

(双叠石,和三清山的蟒蛇出海石一样的奇怪,孤独耸立,天造奇石)


21.jpg
(大猴子山顶,自然不能少了合照,好歹来了一趟)


22.jpg

23.jpg

(路遇两处要命的绝壁,,当然这是针对我自己,我右脚使不上劲,根本上不去,只好拿绳子拽我上去,,腿颤悠悠,,汗流满面,,,)

          我们在下午4点钟到达乌君山的终点:-操兵坪

24.jpg
      铺叙了这么多其实也就是为了后面跌宕起伏的徒步经历打下伏笔,,在这第一天的登山过程中,由于我们是由A驴友发起的AA约伴穿越活动,所以没有过多的沟通,出发前大家准备都不够充分,有人背的东西太多,主要是水,造成了第一天过程中队伍就拉开了很大的距离,同时也显示出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本人惭愧,右脚因前期崴伤,拉了队伍的后腿,特此表示歉意.第一梯队:A,313,风行者领先我们一个半小时,在操兵坪稍作休息就直接冲向诸母岗无人区,他们的目标是经过V点,直达第一宿营地.而我们在下午4点才到达操兵坪,时间上已经不允许我们再接着往下走了,于是只有停留操兵坪宿营.
         这里要说明的是:第一梯队的三名强驴A,313,风行者他们是经过了充分的准备,对路线,穿越时间,已经了然于胸,而我们第二梯队的大部分人,特别是我,对于整个穿越路线什么都不清楚的,当然,对于距离,时间,天气,山况就更不甚了解,只凭着一腔热情和对登山的爱好参加此次活动,所以我们对于进入诸母岗这片古老而荒蛮的无人区,怎么走,多长时间走完,都不是很清楚,宿营在操兵坪导致我们浪费了半天的时间,也和第一梯队拉开了更长的距离.同时在我们第二天继续前进走错方向埋下伏笔.

25.jpg

26.jpg

27.jpg
        晚上7点,前方传来A对讲机呼叫,经过简单沟通,咪咪乐告诉我们这样的消息:第一梯队的A,313,风行者决定下撤.大家都惊呆了,这才刚开始第一天,怎么及撤退了呢?领头的都撤退了,那我们这些后面的人怎么走?我懵了,这个时候我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偷懒,,如果我做了详细的功课,至少现在不至于茫然无绪了.大家纷纷争论,探讨,我只觉得天更黑了,风吹得很冷,望着黑幽幽无边无际的诸母岗群山.到底该怎么办?
              关键的时候,逍遥宝哥几句话煽动得大家嗷嗷叫.大家好不容易来一趟,连诸母岗的门都没摸到,回去不后悔吗?我不下,我一定走下去,跟我走的明天出发.想想也是.最后大家一致意见:明天早点起床出发,继续向诸母岗前进!其实现在想想当时的情况挺好笑的,也正因为我们对诸母岗的不了解,才让我们继续向前走了这一步,推开了诸母岗这扇神秘的大门.如果我们对诸母岗有所了解,也许都不会走下去了.后来和活动发起人A沟通才知道他们下撤的原因:他们从操兵坪继续向诸母岗挺进的时候,在翻越乌君山到诸母岗哑口这段路直到V点,1.5公里的下坡路花了四个小时,一路都是荆棘和藤蔓的穿越.穿越程度可想而知.随着天色暗了下来,这时他们才知道错误的估计乌君山-诸母岗这段原始森林无人区穿越的程度.按照这样的速度和强度,三天之内肯定无法到达诸母岗,不可能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此次穿越活动.所以他们选择下撤.
               立场不同,选择不同,任何选择都无可厚非.第二天我们出发面临的困难是,根据GPS,我们找不到乌君山--诸母岗那个哑口,我们在缓步下坡的密林里像一群迷失方向的羔羊,在山林里到处乱穿.虽然诸母岗那个哑口旁的山崖就在我们面前,可我们怎么走,怎么拼命的用柴刀砍,都无法到达..真急死人,大家的热情和体力在无限的寻找中逐渐消耗.慢慢的大家都不说话了,,,包袱感觉越来越沉重,,脚步也越来越慢,,,,,

28.jpg
(第二天早上从操兵坪A点出发,强穿几百米下坡密林走到B点,就可以到达翻越经过的哑口,预估时间两个小时)

29.jpg

(在下穿到坡底,遇到一个干枯的溪谷,顺溪谷下去会看到废弃的机耕路,机耕路的尽头就是哑口.上去就进入了诸母岗区域,,开始无人区的穿越)

           事情就是这样,很多时候好事多磨,在我们快要接触到哑口的时候我们走错了方向,顺右拐向下山的机耕路.现在想想如果当初选择了顺干枯河谷直接向下,或许我们可以成功穿越,只是花费更多的时间,驴友们都知道,一旦走上了路,就无法回头,只有机械着,拼命向目的地前进.也许我们深陷原始森林,迷失了方向,等待救援,很多的也许,,谁也无法说得清楚,,,
           机耕路一直通到竹子坑,坪溪农场.在这一天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争执,校对GPS,再争执,再校对.时间在一点一点流失,大家的内心也越来越疲惫,其实大家都清楚,虽然路线错误,大家都已经精疲力尽无法再次重新寻找新的路线,我们需要休息,,,,

30.jpg

(我们从A点开始走错,,硬生生地错过走向诸母岗的道路)


31.jpg
(拼命的强穿)


32.jpg
(强穿被荆棘挂得惨不忍睹)


33.jpg
(死活就是走不到对面的山岗,惆怅啊,,,,,)


34.jpg
(只有回撤,兵败如山倒,,走得还真快,很快就到了坪溪农场)

35.jpg
(护林员何师傅的家,在跟他沟通过后,我们大家才知道我们对诸母岗的了解太少了.)

36.jpg

(激烈的讨论当天走过的路线,但最后还是选择回家)

           回去的路上大家一言不发,失败让大家说不出话来,回到宝哥的鸿运酒店,大家各自洗刷,都买了回程车票.早早的睡下, 第二天我上车时间还早,大家坐一起泡茶聊天,每个人心里都不是味道.我弱弱说了一声:既然都知道垭口怎么走了,就这么回去不甘心啊,是不是再次重走.这下好比平静的水面丢下一个炸弹,"嗷"的一声开了锅,走,继续走,退票,退票.,,,

37.jpg
(上午买的票,下午就退,跟演戏一样)

38.jpg
(重新坐上车,再次奔向上次走错的垭口,汗毛都竖起来了,激动,刺激,刺激)
           
          走回头路,长话短说,经过了一番机耕路的辛苦,我们终于找到了前天错过的垭口,,兴奋啊,高兴啊,,简直比到达诸母岗还高兴.毕竟是经历过千辛万苦才开始走我们自己的道路,足足在垭口开心了20多分钟,POSS,欢跳,

39.jpg
(顺着右边上切,,,,,,,)

40.jpg
(上切)

41.jpg
(臭美一下,留下痕迹,留给以后的驴友,,,,)

42.jpg
(连续穿三个山头,上下六次,就开始走上正轨路线)

          其实真正的诸母岗徒步才刚开始,前面的都是饭前小菜.我们拿着画出来的等高线图,在这个国家封闭了20多年,罕有人迹的原始森林中行走,,天气也和我们开了个玩笑,昨天,前天还晴空万里,站在山顶的透视度非常好,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辨明大方向,而今天阴云密布,浓雾遮林,几米以外就无法看到人,更别说寻找多年以前护林员砍伐的痕迹.竹林生长的高度已经达到遮天蔽日,藤蔓穿插其中而过,,堆积着几十年腐叶的地面,让你一脚下去,深陷其中,踯躅而行..在这样的情况下前进,可以想象我们当时的穿越艰苦.
         我们小心翼翼按照轨迹,尽力的分辨哪是山脊,哪是山谷,尽量按照山脊走,为了防止人员走失,我们每隔十几分钟进行报数一次,刚开始由于大家找到垭口,进入了诸母岗区域,每人都很兴奋,情绪都很高昂,,但时间不长,在这么差的天气条件下,几个下山谷和爬山坡的来回,就把我们的激情消耗殆尽,,剩下的--我们仅有的就是坚持,坚持在云雾弥漫的密林中,身背40-50斤的重装,砍去藤蔓,推开枯树前进.幽默憨厚强壮的:一点回忆,一直走在队伍前面,粗壮的臂膀为大家推开密集的竹子,选择最好走的道路,后面的咪咪乐手持:鸡屁股(对GPS的雅称,呵呵)随时调整方向,其他们默默地在后面即随其后.随着轨迹方向,我们慢慢向诸母岗腹地深入,,,,,,,,,
         上传几个张我们行进的图片,

43.jpg
(前进的鸡屁股导航图)

44.jpg
(野穿中,临时休息)

45.jpg
(补充能量,排头兵不是那么好当的,一点回忆力气大,也最能吃,呵呵)

46.jpg
(攀爬绝壁和大石头崖坡,巾帼不让须眉,强悍的女汉子,佩服佩服)

47.jpg
(冷越风年级最小,帅气,也最骚包,后面就是悬崖,前面藤蔓缠绕,他也不忘叫我们给他拍一下,A门)

48.jpg
(这样的路我们不知道走了多长,都麻木了,何时是个头呢?)
         
          时间一点一点地流逝,我们的速度也越来越慢,由于浓雾太大,化成雨露,顷刻间我们大家基本上半身全部湿透,再加上攀爬几个小时的路程,每个人都大汗淋漓,体力消耗巨大,天气温度在下午三点以后开始下降,,山上开始起风,,大家都到了疲惫的极点,如果今天在五点半之前不找到合适的露营地,我们都将会面临失温和迷路的状态.情况变得危急起来.
          按照GPS,我们几个小时才走了直线距离2公里左右的山路,这么一算,13公里的直线距离我们要走到什么时候去?保护区内有移动网络,我们察看了天气,天气从后天开始变天,大家都知道,长途穿越怕的就是变天,下雨,低温时我们徒步穿越的死敌...下午四点,风越来越大,气温也越来越低.天开始黑了下来.我感觉到浑身发冷,被露水和汗水浸透了的冲锋衣,冰凉冰凉的贴在身上,身上的背包有如千斤重,脖子,肩膀肌酸,双臂双腿到处是伤痕.,,,此时此刻我们多么渴望家里温暖的被窝啊....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们根据GPS发现,我们又走错了方向,,我们行进的路线放大后发现偏离轨迹线,而且.要命的是我们走到了一个---断头崖上,前面,左右都没有前进的路了.大家都懵了........
          咪咪乐和冷越风在紧急的调整GPS,一点回忆和我顺左边往下寻找道路,宝哥和海洋,轻悠往前面和右边找道路.20多分钟过后
大家回来都摇头,确定已经没有路了.这个时候队伍有点焦躁了.因为时间已经快到5点,天气很坏,所以天色黑的很快,风又大,气温越来越低,大家浑身都湿淋淋的,现在我们需要的是找到正确的方向和马上找到一个能宿营的地方,赶紧更换衣物,这样才能保证大家并不至于因气温低而发生意外..

49.jpg
(失败的开始,,,,,,,,,,)
      
          我提了一个建议,鉴于现在无法找到正确的方向,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再继续或者后退寻找线路已经是不可行了,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下降100-200米的海拔,能够寻找到溪谷最好,因为一.下降海拔,山下温度高,可以保证大家不至于失温,同时可以找到宿营地,更换干爽的衣物.二,可以找到水源,烧点开水,保持大家的体力,明天再重新找正确的路线.,,,大家一致同意,说句笑话,大家以惊人的速度在30分钟之内,在坡度60度的山坡上下降了200米.呵呵.都挺珍惜生命的.,,,下滑150米左右真看到一个溪谷.可惜没有平坦的地方给大家宿营,天色尚没有完全暗下来,逍遥宝哥又带着大家在斜坡上横切了半个多小时,在晚上的6点左右找到一个坡度相对比较平坦的缓坡.,大家实在是走不动了,看着远初漆黑的前方,耳边是树林间呼叫的狂风声.大家商量下,干脆就在这缓坡上宿营..我是第一次,包括我的同伴们都是第一次在这样奇怪的地方宿营.传几张照片给大家看看:

50.jpg
(一棵枯树翻倒的一个大坑里,下面就是悬崖,往坑里填满竹子铺满,倒是很舒服,冷越风,你够牛,,,)

51.jpg
(两树之间,1.5米不到的间距,坡度60,两个人双脚顶住树干,坐了一晚...够狠)

52.jpg
53.jpg
(都是奇人)
           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匆匆随便吃了点东西,各自找最合适的方法躺下.没有了昨天晚上的欢声笑语,没有了牛皮连天的相互调侃.我们都太累了.这里要感谢咪咪乐和冷越风,,咪咪乐大半夜还在研究GPS路线,这对于第二天选择正确的回撤路线起到很大的帮助,冷越风帅哥,比我们体力好,烧了一大壶的姜糖水,送到每个人手上,让大家感动得一塌糊涂.差点拥抱他.而且他还把我们一个天的情况和目前的宿营地发到QQ里,给山外的朋友求助..我感叹,天下驴友是一家,现在这个时候我才真正感受到其实质的意义.山外的朋友都紧张的互相沟通.提供意见.包括(活动发起人A,光泽当地蚂蚁,大竹,一杯,活化石等)并且画了很多的下撤的路线,大致形成两点:1.顺着现在的斜坡下到溪谷,再顺着溪谷就可以走出来,最近的地方是百石村.2,按照昨天行走的GPS路线原路返回.看着大家积极提供的意见,我们已经没有力气思考和讨论了,只有在心里默默地感谢他们,一切都留着明天早上讨论吧.
          我躺在睡袋里,耳边是呼呼的狂风声,帐篷在头灯的光线下左右摇摆,形成奇怪的动影.我陷入了恍惚中,一切仿佛都是在梦中发生的,但却又那么真实可见.我问自己: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什么?为了体现自己热爱户外生活,?为了体现自己强大?为了享受疲极泰来的感受?还是,,,,,,,,,我不知道答案,我只知道我喜欢目前做的一切,虽然辛苦,但刺激,让我激动,让我有种从未体验过的感受.人与人之间没有了算计,只有相互的体谅和帮助,就算是争执,都显得那么真诚.一切都如清澈的溪水,那么明净,清澈,,,,,,,
          大家在迷迷糊糊中,在狂风呼叫中度过了一晚,真是感谢老天没有下雨,要是下雨了,就糟糕透顶了.今天天气稍比昨天好一点.但还是雾气环绕,低温地下.一起来,大家就开始热烈争论.按照昨天外面的驴友给的意见分成了两派.相同的意见是:根据天气变化,明天开始要变天了,不能再往深处走了,前面的未知因素太多,而且大家的体能也不可能支持下去,回撤,虽然难以接受,但大家都理智的接受了.不同的意见是:咪咪乐认为按照原路返回,安全,可以把握.逍遥宝哥认为下撤到溪谷,顺溪谷找到下撤的路线.争执很激烈,眼睁唾沫飞.我深深地感动,其实双方都是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真诚第一次那么触及可见.这在平时能看到吗?
          安全,,目前最为重要的目的,只有安全走回去,我们才能再次拥抱生活..后来采取了投票的方法,大家一致通过:按照昨天的轨迹和路线回撤.下撤溪谷,未知路线,未知因素太多,不安全..逍遥宝哥接受了大家的意见,毕竟道理非常的简单,安全可以把控.
         收拾好装备,我们又开始了一天漫长的回撤穿越,一路虽然绕了很多弯路,虽然还是那么的艰难跋涉,但毕竟大家都知道我们是走在回家的路上.诸母岗依然在远方耸立着,似乎在静静的看着我们,微笑着对我们说:我依然在这里,,,,,,,连绵不绝的群山,寂静的山谷,孤傲的独松,冰冷的岩石一切都那么肃穆,严冷.我们第一次感受到了大山的广阔.森林的冷漠.敬畏感油然升起,,,我们错了,从开始就错了,我们原本以为可以开心的穿越完这段路程,无非就是累点,没有把大山的威严放在心里.好在,大山宽恕了我们,只是让我们尝了一点小小的苦头,在下午的5点左右我们终于走出了诸母岗原始森林区域,回到了起点.回头一望,我感到自己又得到一次灵魂上的洗涤.谢谢你,我热爱的大山.
         晒一晒疲惫糟糕的自己和同伴:

54.jpg
(乞丐帮菜鸟一枚)

55.jpg
(一群随地乱躺的乞丐鸟人们)

56.jpg

57.jpg

58.jpg

(终于回到家里,欢乐背后是艰辛历程,是心灵又一次提升)

            写了几天终于写完了,写完了以后心里空荡荡的,不知道是为了什么,或许是为自己安全返回而高兴,或者是为了自己又感受到什么而欣慰,反正这次的徒步穿越又让我更加深深爱上了你--诸母岗
           我们7人统一了一个意见--因为我们前期对诸母岗原始森林了解甚少,这次徒步穿越非常的鲁莽,我们决定不上传这次徒步的轨迹,请大家原谅.因为它根本不成熟,不但不会对后面要徒步的朋友帮助不了,还会起到反向引导.最后要再次引用前人的一句话:我们要抱着对大山的敬畏,不是去征服,而是去膜拜,,,同时要记得环保哦,,,,,,,呵呵.完毕,,,,,,,

                                                             江西南昌菜驴:城市边缘人  
                                                                2014年2月14日晚22:10书




连长边缘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4-2-15 23: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这篇游记,又想到了四年前我们乌君山之行,艰难险阻!但累并开心着,谢谢你们的分享!{:5_205:}
巅峰南德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4-2-18 20: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并且从中看到了一个全新、升级版的边缘人。
按照国际惯例,咖啡送上~
尘埃尘埃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13: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蒲公英 发表于 2014-2-15 21:38
找到好贴不容易,我顶你了,沙发!

谢谢,,,,,
连长边缘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4-2-15 21: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找到好贴不容易,我顶你了,沙发!
蒲公英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4-2-15 22: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驴!!!
熊申宁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4-2-15 23: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下
南南说:
山高人为峰,路远任我行,江西巅峰户外倡导绿色户外!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4-2-16 01: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共同发展
吴校长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4-2-16 02: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下
阿华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4-2-17 13: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够辛苦,不容易
家世农民说:
山高人为峰,路远任我行,江西巅峰户外倡导绿色户外!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4-2-18 08: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敬仰。
彭大亨二说:
山高人为峰,路远任我行,江西巅峰户外倡导绿色户外!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巅峰户外与你快乐分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全国服务热线:

400-000-000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

邮编:330000 Email:kinbb82@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13 Comsenz Inc.  江西巅峰户外运动俱乐部 版权所有   

江西巅峰户外运动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