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旅行指南

3
回复
1463
查看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发表于 2011-6-9 08: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中文注册)

x
高原旅行指南
环境顺应
环境顺应是指身体在对应高原缺氧条件下所进行的自然调整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比较缓慢,需要数天乃至数周的时间。
高原的定义:
-
较高海拔:1500 - 3500 (5000 - 11500英尺)
-
中等高海拔: 3500 - 5500 (11500 – 18000英尺)
-
极高海拔:5500米以上
事实上,我们一般对低于2500米(8000英尺)的海拔高度不须过于担心,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形下很少发生高山病。
每位高原旅行者都会发生的正常生理变化:
-
通气过度(呼吸加快和/或加深)
-
活动或用力后气短
-
夜间呼吸形式改变
-
夜间易醒
-
尿量增多
当人们在大气层中上升,大气压随海拔高度而下降(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仍保持在21%),因而每次呼吸中所包含的氧气分子就会越来越少。人们必须通过更快和更深地呼吸来尽力获得足够的氧气。这种情形在人们活动或者用力,比如向上攀登的时候更加显著。人们活动后会感觉气短,但只要是休息以后这种症状可以快速缓解,就是正常的。在这里,增加呼吸是关键。因此,应尽量避免抑制呼吸的因素,比如饮酒和某些药物,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尽管呼吸增强了,在高原获得与平原时同样水平的正常血氧浓度仍然是不可能的。
持续增强的呼吸降低了血液中二氧化碳,也就是通过肺脏排泄的一种代谢废物的水平。而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恰恰是大脑控制呼吸开始的信号,因此如果二氧化碳水平偏低,呼吸的动力就比较不敏感。(氧气浓度下降,作为最终的“安全阀”,是相对较弱的一种启动呼吸信号。)当你醒觉时,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呼吸是不成问题的,而到了夜间,在这两种呼吸启动装置的交替作用下,一种古怪的呼吸形式开始显现。周期性呼吸包括周期性的正常但逐渐变慢的呼吸,屏气,和短暂的加速呼吸恢复期。屏气的时间可持续10~15秒,但这并不是高山病的表现。它可能随着你的环境顺应而有稍许改善,但不会在你下降到低海拔之前彻底消除。周期性呼吸可以在以下情形中带来严重焦虑:
-
从屏气中醒转并意识到自己呼吸中止的人
-
从屏气后过度通气(呼吸恢复)中醒来的人,可能以为自己气短和发生了高原肺水肿
-
醒来时发现他(她)的同伴呼吸中止的人
在前两者的情形里,稍微多等待一会儿就能建立正常呼吸形式。而最后那种情形里,熟睡的同伴将最终深深吸上一口气以后恢复呼吸,尽管这种周期性呼吸多半还会持续下去直至他(她)醒过来。如果周期性呼吸的症状惹人讨厌,一种被称作是乙酰唑胺(acetazolamide) 的药物可能会有所帮助。
人们在进行环境顺应时,体内生化和液体平衡将发生戏剧性的变化。监测血液“浓度”的渗透压调控中心,会在血液浓度变化时将其“复位”变稠。这导致了高原性利尿效应,使肾脏排泄出更多水分。尽管这种“复位”具有提高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的浓度),并可能有些许提高血液携氧能力的作用;另外它也具有对抗水肿形成的倾向,但其根本原因还并不十分清楚。你在高原比平时排尿增加是正常现象,若非如此,你也许已出现脱水,或者你的环境顺应进行得不理想
急性高原反应

急性高原反应(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MS) 是指机体对所处海拔高度环境顺应不良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随着你的上升,身体逐渐对缺氧状况进行环境顺应。任何时候都存在一个让你的身体保持平衡状态的“理想”海拔高度; 一般来说这就是让你能够入睡的最大海拔高度。继续往上,存在一个模糊的灰色“耐受带”,其间你的身体可以耐受缺氧,但开始有些环境顺应不良。当你超越这个地带的上限,没有足够的氧气提供你的身体维持正常的功能,就要发生低氧窘迫——这就是AMS。到达你尚未准备好的高度,你就会患上高山病。
这个“耐受带”随着你的环境顺应而上升。随着你每日的攀升,你逐渐适应了更大的海拔高度,你的耐受范围也随着山的高度而逐渐扩展。这里的诀窍就是限制每日的上升高度,总保持在自己的耐受范围以内。
AMS发生的确切机制不明,但其各种症状被认为时缺氧窘迫条件下的轻微脑水肿相关。如果这种脑水肿持续恶化,会发生显著的脑功能损害(参见下一节:“高原脑水肿”)。最常见的脑功能损害表现为头痛,还伴随一系列其他症状。
诊断AMS,需根据上升到海拔2500米(8000英尺)以上,发生头痛,并伴随以下一个或多个症状:
-
食欲缺失,恶心或呕吐
-
疲乏无力
-
头晕
-
入睡困难
所有以上症状可以从轻微到很严重,你可以参照Lake Louise标准,用AMS问卷(参见附件1)这样简单的方法来考评个人发生AMS的严重程度。
AMS可以比作一次糟糕的宿醉,或者更差。尽管如此,有时候轻微的AMS症状并不很典型,那么请你记住下面这条经验法则:如果你在高原旅行感觉任何不适,都要把它们当作高山病来对待,除非有另外明确的解释(比如:腹泻)。
任何高原旅行的人都有可能发生AMS。它主要与个体的生理基础(包括遗传因素等)和上升速度相关,而年龄、性别、体格类型、既往高原经验等均并没有显著影响。有些人环境顺应迅速,因此可以进行快速攀升;而另外一些人环境顺应缓慢,甚至在缓慢攀升的过程中仍出现问题。甚至曾经走过同一条线路上的人,会出现未曾发生过的AMS,估计是存在令我们尚未知晓的因素。不幸的是,根本无法预测什么人更容易发生高山病。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在高原发生的头痛是“正常”现象——当然不可否认有的时候那的确是对的——但更重要的是,需要时时警惕你有可能已经患上了高山病而不是别的,这是你总是需要首先排除的状况!
每个人都有可能得上高山病,它本身也并没有那么可怕,不过,要是丧身高山反应可就太糟了。本指南中的信息,着重在于告诉你如何避免那些严重的,威胁生命的高山病类型。

高原脑水肿
(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 HACE)

AMS包括了一组疾患,从最轻微者直至可威胁生命的。其中最极端者要算是“高原脑水肿(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 HACE)”,指的是大脑肿胀并停止正常运转的功能。HACE可以在短时间内进展迅速,并在数小时或1~2天内致命。发生了高原脑水肿的人常常头脑已不清醒,甚至可能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已经患病。
HACE的显著特点就是精神状态或思考能力的改变,可表现为头脑不清楚,行为改变或者呆滞淡漠。还有一种特征性的协调功能缺失被称作共济失调,它是一种类似严重醉酒以后的蹒跚步态。这种协调功能缺失的状况有可能是轻微的,但必须进行测试。可以让患者做沿直线行走the "tandem gait test"):在地上画一条直线,让他们沿着这条直线前行,将一只脚落在另一只前面,脚跟抵住后脚的脚趾前端。现在你可以自己先来做一遍试试,应该是可以毫无困难地完成它才对。如果你的病人须特别努力才能够保持直线行走,不能保持直线行走,摔倒,甚至没有支撑都难以站立,他们的测试结果显示为阳性,提示可疑有HACE
立即下降HACE的最佳治疗。这是十分紧急的情况,甚至不允许你等到天亮(非常不幸的是,HACE经常在夜间发作)。耽搁时间往往是致命的。当HACE被验证以后,就要立刻组织照明,陪同,高山协作等一切所需将患者下撤。须下降到这名患者早晨醒来时未曾感觉任何不适的最高海拔水平以下。要意识到绝大多数的HACE患者,往往是带着急性高山病的症状持续攀升的,因此他们可能在两个晚上以前就已经开始感觉不适应了。如果你还不能确定的话,先下降500~1000米就好。其他治疗包括氧气、高压氧舱和地塞米松。这些往往是下撤前暂时的姑息方法。
患上HACE的人们,通常可以在足够迅速地下降到足够低海拔高度时转危为安,并且彻底痊愈。蹒跚步态可能还要持续至下降后数日。一旦彻底复原,HACE的任何症状,谨慎地再次上升是可以接受的。

高原肺水肿
(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HAPE)

另一种严重的高山病形式是高原肺水肿,或称为肺积水。虽然它常常伴随AMS发生,但看上去似与之无关,有时它并不合并典型AMS的体征。HAPE的症状和体征包括:
-
极度疲乏
-
休息时呼吸困难
-
浅、快呼吸
-
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
-
喘鸣式呼吸
-
胸部胀满、充血或发紧
-
口唇或指甲灰白或青紫
-
嗜睡
HAPE往往发生在上升后的第二个晚上,而且更常见于年轻并且身体健康的登山或徒步旅行者。
对于这些人,高海拔所导致的缺氧使他们肺内一部分血管收缩,而血液是通过有限数量的未收缩的血管中分流出来的。这种变化导致前者血管内的血压骤然升高,其结果就造成血液里的水分随着压力梯度渗漏入肺。活动或暴露于冷空气中,同样可以提高肺内血压,也促进了HAPE的形成和恶化。
迅速下降是治疗HAPE的最佳选择,如果不能得到足够的氧气供给,耽搁时间可能会是致命的。下降到患者早晨醒来时没有感觉到有任何异样的最大高度以下。由于极度疲乏和可能存在的头脑不清醒(因大脑缺氧),下降可能是十分复杂的。再加上HAPE经常发作于夜间,并会伴随活动而加剧,患者常常需要抬运。
患有严重HAPE的人,也常常会合并HACE,这大概是由于他们的血液中极度乏氧(相当于持续进行快速攀升的结果)的缘故吧。
随着海拔下降,HAPE可以迅速缓解,在低海拔高度休息1~2天后足以彻底复原。一旦症状完全缓解,谨慎地再次上升是可以接受的。
HAPE有可能与其他一些呼吸系统疾患相混淆,比如:
高山咳嗽支气管炎都是以持续咳嗽,伴随或不伴随咯痰为特征的,但不伴随休息时气短,不伴严重乏力。如果能进行血氧浓度测定,可发现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是正常的(符合所处高海拔水平的正常标准)。
肺炎可能很难与HAPE相鉴别。发热在没有证实患有肺炎HAPE患者中也很常见。咯绿色或黄色痰也可发生于HAPE。两者也同时可导致血氧水平下降。诊断性试验(及治疗)就是下降——HAPE将迅速好转。如果患者下降后仍没有好转,此时才开始考虑应用抗生素治疗。在高原旅行,HAPE比肺炎更常见和更危险,很多登山者由于错误地去治疗“肺炎”而最终丧生于HAPE
哮喘也可与HAPE相混淆。幸运的是,哮喘发作在高原看来要比在平原上更轻微。如果你认为是哮喘发作,可以使用相应的药物治疗,若患者症状不能得到预期的缓解,要迅速将其设想为HAPE并进行相应的处置。

急性高原反应(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MS)的处理

高原反应最重要的治疗就是休息,补充液体和轻型镇痛剂(比如:扑热息痛,阿司匹林或布洛芬等)。这些药物不会掩盖或者加重症状。急性高原反应的自然转归是逐渐好转,有的时候,仅仅停留在你开始感觉不适的海拔高度进行休息就是足够的治疗。所有症状往往在1~2天内改善,但也有的持续3~4天。下降是另一个选择,复原就会更迅速了。
经常会被提到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判断头痛是因为高原反应还是其他?(首先,请参见本篇最后的“黄金规则I”)高原性头痛通常是令人厌烦的,持续的,并经常伴随高原反应的其他症状。它往往表现为前额痛(也可以见于其他不同的部位),弯腰时加重。尽管如此,仍可能存在其他引起头痛的原因,你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诊断/治疗性试验。脱水往往是引起高原性头痛的重要因素。试着饮用1升水,然后服用乙酰唑胺或上述那些镇痛剂。如果你的头痛缓解得快速和彻底(并且,你也没有合并其他AMS的症状),那你前面的情况就很有可能仅仅是由于AMS

乙酰唑胺Acetazolamide
乙酰唑胺(acetazolamide, Diamox®) 是一种可以促使肾脏排出重碳酸盐(二氧化碳的基础形式)的药物,它使血液恢复酸化,平衡了高原上为获得更多氧气而反应性地进行过度通气后的效应。这种血液的重新酸化,作为呼吸系统的一种兴奋刺激物,减轻甚至消除在高原上常见的那种周期性呼吸,尤其是在夜间更为显著。其最终效应是加速了环境顺应。乙酰唑胺并非是一颗“神奇的子弹”,要治愈AMS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一般它大概需要24~48小时,少则也要12~24小时。
乙酰唑胺是一种磺胺类药物,如果已知对磺胺过敏的人就不要服用它。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手、足或者口唇的麻木、刺痛或震颤感。另外还有味觉改变、耳鸣等。这些情况在停药后即可消失。乙酰唑胺作为一种重碳酸盐类的利尿剂,将使你在服药时排尿增加。不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和头痛。少数徒步旅行者报告服药1~2次后出现严重的视物模糊,幸运的是他们在停药后的几天内全部都彻底恢复了正常视力。
乙酰唑胺用法用量:
治疗AMS
推荐每12小时服用一次,每次250 mg,症状缓解即可停药。儿童的用量为每公斤体重2.5 mg,每12小时服用一次。
治疗周期性呼吸
睡前约一小时服用125 mg。药物需持续使用到你下降至这一症状不再烦扰你的海拔高度以后。
有不少关于乙酰唑胺的荒诞说法……
说法1:“乙酰唑胺掩盖了高山反应的症状”
乙酰唑胺可以加速环境顺应。当环境顺应完成后,你的各种高山反应症状自然缓解,它直接反映出你的健康增进。乙酰唑胺并不会掩盖任何事——如果依然存在高山病,你就仍会有症状。如果你感觉良好,说明的确没问题。
说法2:“在你持续上升的过程中,服用乙酰唑胺能避免你的急性高原反应加重”
如果不停止上升,乙酰唑胺并不能防止AMS恶化。它不能改变“黄金规则II”(参见本篇最后部分)。很多听信了这一说法的人后来得上了HAPEHACE
说法3:“乙酰唑胺可以预防快速上升时发生的急性高原反应”
这就不仅仅是个荒诞的说法了,更像是对乙酰唑胺使用的误导。乙酰唑胺的确能够降低发生AMS的风险,这就是我们把它推荐给需要迅速攀升的人们的原因了。但它的保护作用并非绝对,而认为服用了乙酰唑胺就可以快速上升而无严重患病之风险的想法是十分愚蠢的。如果上升过于迅速,即时你及时服用乙酰唑胺,仍有可能患上高山病,它会是迅速、严重或可能致命的。
说法4: “停用乙酰唑胺会让症状恶化”
不存在反弹效应。如果停用乙酰唑胺,你的环境顺应将减慢至你原来固有的速度。这个时候如果发生AMS,只不过你需要更长的缓解时间;如果你并没有出现AMS呢?反正你若已经环境顺应良好,也并不需要再“加速”它了。你不会仅仅是因为停用了乙酰唑胺而出毛病的。

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地塞米松 (Decadron®) 是一种可用于治疗脑水肿强力的类固醇激素。尽管乙酰唑胺(通过加速环境顺应)解决问题,而地塞米松仅仅是对抗症状(缺氧所导致的窘迫)。地塞米松可以在数小时内彻底缓解AMS的症状,但它并不能帮助你进行环境顺应。如果你使用地塞米松治疗AMS,务必禁止在当日的继续上升,须确保药物效应已过,任何缺乏环境顺应的表现未被掩藏。
副作用包括部分人出现欣快感,睡眠障碍,并可引起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高。
地塞米松的用法用量:
治疗AMS
4 mg/次,间隔6小时再重复一次。可以口服,或者注射(若患者出现呕吐)。儿童的用量为每公斤体重1 mg,最大量不超过每公斤体重4 mg6小时后再重复给药一次。末次给药后的12小时内严禁上升,此后需保证没有任何AMS症状才能继续上升。

氧气
中等流量(鼻导管,2-4/分钟)给氧即可快速(数分钟内)缓解AMS的症状。如果治疗时间(也许需要持续治疗数小时)不足,症状仍可反弹。在大多数的高原旅行环境下,氧气是一种宝贵的装备,常常被留作专供治疗更为严重的HACEHAPE使用。

高压氧舱
在一个便携式的高压氧舱中接受治疗,基本上等同于下降或氧气治疗——患者在其中呼吸到远远低于所处位置海拔高度的(高含量)氧气。AMS的症状可快速(数分钟内)缓解,但如果治疗时间(至少需持续2小时)不持久则可能复发。地塞米松的作用与之很类似,尽管跟高压氧舱相比较,它的起效不那么迅速,但是更便宜,和所需活动强度较低。高压氧舱通常被留作专供治疗更为严重的病例如HACEHAPE使用。

AMS
处理方式总结
下降
快速缓解。旅行者通常在下降后症状缓解,一般在数小时内彻底复原
丧失接近徒步目标的“进程”;在恶劣天气或夜间可能下撤困难;需要有人陪护患者

停驻同一海拔高度休息
获得当前海拔高度的环境顺应,不会丢失上升进程
可能需要等待24-48小时直至症状完全缓解

休息加上乙酰唑胺
休息再加上加速了的环境顺应,复原期约12-24小时。
12-24小时后才可缓解症状;乙酰唑胺的副作用

休息加上地塞米松
与乙酰唑胺相比较,症状缓解更迅速(通常在数小时内);副作用较轻微;便宜
能掩盖症状,对于那些急于继续上升的旅行者可能提供虚假的安全感;不能加速环境顺应

休息加上乙酰唑胺和地塞米松
地塞米松可快速缓解症状,再加上乙酰唑胺改善环境顺应
乙酰唑胺的副作用;同上条一样,如仍需继续上升,有地塞米松使用后症状被掩盖的问题

氧气或高压氧舱
非常快速地缓解症状(数分钟内)
昂贵;高压氧舱相当大地增加了活动强度;若治疗时间不足(需要数小时),会发生症状反弹
关于AMS 的症状同样需要注意你的高山协作者
如果你为自己雇用高山协作者,需要意识到他们跟你一样有可能发生AMS。甚至高山协作者们发生严重高山病的风险更大,这是由于他们往往缺乏相关的知识;普遍存在着的,他们与你之间的交流障碍也令他们无从向你述说自己的感受;而且,他们更倾向于对你掩盖自己的症状,害怕因此而失去这份工作。如果你选择去尼泊尔旅行,请参考下面这个问卷中的项目进行检查
防止AMS
防止AMS的关键是保持逐渐提升海拔高度,让你的身体有充分的时间来进行环境顺应。人们进行环境顺应的速度不同,故不可能做出绝对的规定。一般来说,下面的建议能避免绝大多数人患上AMS
-
如果可能,在海拔3000米以下的过渡带停留至少一晚;
-
在海拔 3000米(10,000英尺)以上,你睡眠时所停留的海拔高度,应该限制在每晚不超过300-500米(1000-1500英尺)
-
每上升1000(3000英尺),你应该在同一海拔高度至少停留两个晚上
记住,你每晚睡眠时的海拔高度至关重要。现代登山者们已经理解这一原则很多年了,他们有个座右铭叫做“爬得高,睡得低”。利用你的“休息日”(即你将在同样海拔睡第二个晚上的那一天)达到更高的海拔去帮助自己进行环境顺应,然后返回到较低(安全)的海拔睡眠。这个在同样海拔高度停留的夜晚,也有保证你进行充分的环境顺应以利准备好进一步的攀升。

需要避免的事项
很多药物导致呼吸抑制 (使呼吸减慢)可能给高原旅行带来麻烦。下面的药物就属于这一类,须禁止用于有高山病症状的患者。(对于没有症状的人,使用它们是否安全,这一点仍存在争议。)
-
酒精
-
安眠药 (乙酰唑胺可以作为高原上的助眠药物使用)
-
超过中等剂量的麻醉类止痛剂

预防
在下面这些情形里,推荐预防性使用药物:
-
对于那些不得不进行快速上升者(比如乘飞机前往西藏的拉萨,或玻利维亚的拉巴斯等地);那些由于地形原因无法避免大跨度攀升的登山者;或需要进行快速攀升的救援人员
-
对于那些既往反复发生AMS的人
乙酰唑胺
除非上述几种有限的情形中,乙酰唑胺并不应被推荐作为常规的预防性用药。大多数安排好合理上升时间表的人都不须使用乙酰唑胺,再加上它那些虽然微小但令人讨厌的副作用,另外它还具有磺胺类药物所可能带来严重副反应的风险。
预防用乙酰唑胺的剂量是每次125-250 mg,每日两次,可以在经过最大海拔高度后的第2~3晚停药(或者此前即开始的下降中)。也可用长效缓释片乙酰唑胺,500 mg,每日一次,来代替短效者,但其副作用也比之更为突出。

银杏叶提取物
一些关于银杏叶提取物的早期研究提示它具有防止AMS的作用,但近期大量的,设计更完善的研究却显示其实际上并没有这样的益处。
AMS 预防
乙酰唑胺 (Diamox®)
125-250 mg (根据体重变化,超过100 kg (220 lbs)的人需要采取较大剂量),每日两次,开始上升到高海拔前的24小时开始服用,到达行程最大海拔高度后第2~3个晚上(或者此前就开始下降)停服。儿童用量为每公斤体重2.5 mg,每日两次
预防严重AMS
记住这一条是无论怎么重复都不会过分的:如果你出现AMS的症状,不要再进行任何哪怕是小小的上升。对这条简单原则的违背已经带来太多悲剧了。
如果你伴随AMS上升,你的症状将进一步加重,甚至面临死亡的威胁。这一条极其重要——甚至仅仅是到更高处进行一天的徒步旅行都存在巨大危险。在很多HACE的病例中,就是违反了这个原则。停留在同样的高度(或者下降)直到你的症状消失。一旦症状彻底消除,你完全顺应环境,然后你才可以继续上升。而你是永远可以选择下降的,因为这样将使你迅速好转。
黄金规则
如果你已经详细阅读了本旅行指南,下面的内容对于你应该相当熟悉了。假如你想快速获得最重要的指导,请直接参阅以下规则:
黄金规则 I
如果你在高原感觉不适,就要把它当成高山病来对待,除非已被证明为其他情况。
黄金规则 II
当出现急性高原反应(AMS)的症状时,禁止继续上升。
黄金规则 III
如果你的情况恶化(或出现高原脑水肿或肺水肿),立刻下降。
现在,你已经全部准备好了?去享受你的高原之旅吧……
漂流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1-6-9 21: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5_198:}
巅峰南德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1-6-20 08: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5_198:}{:5_198:}好好学习
徒步上月球说:

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唯一官方群:132109886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发表于 2011-6-27 06: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山高人为峰,路远任我行,江西巅峰户外倡导绿色户外!江西巅峰户外俱乐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巅峰户外与你快乐分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全国服务热线:

400-000-000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

邮编:330000 Email:kinbb82@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13 Comsenz Inc.  江西巅峰户外运动俱乐部 版权所有   

江西巅峰户外运动俱乐部